浅谈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

薛佼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乌兰察布013700)

摘要:电厂化学设备的检修工作是一项体系化的大工程,需要相关检修部门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不断地探索,提高检修水平,确保设备连续的运转,因此说,探讨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的问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围绕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的问题进行粗浅的讨论,并提出提高检修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希望对同行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策略

近几年我国的电力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力行业市场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由于我国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了更好地立足于市场,赢得发展先机,发电企业要对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给以高度的重视,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究,努力提高检修管理水平,实现检修优化管理,确保电厂化学设备能够连续地、正常地运转,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下文中笔者首先对电厂化学设备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概述。

1、电厂化学设备与检修概述

化学设备是发电厂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部分包括生水泵、反洗泵、生水箱、过滤器等,以及此类设备相关的管道阀门,共同构建成一个“生水系统”。结合生水作用来看,通过一次强酸阳离子交换器和强碱阴离子交换的“一级除盐系统”(经过两次成为“二级除盐”),从而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同时,工作用水依次通过装有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阳床、装有氢氧型阴子交换树脂的阴床和混床系统,所表现的化学属性更加强烈。

客观上,电厂化学设备中含有较多数量、构成复杂的元件,并且由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电力长效性、稳定性的生产,必须要做好电力化学设备的检修工作,以保障整个电场设备系统正常运转。一定程度上,化学设备的维护优劣直接决定了电厂生产效率、质量,更决定了是否能够保障生产安全;进一步,从社会效益上说,优化电厂化学设备的检修是确保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正常发展的关键。

2、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现状分析

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电厂设备检修优化管理层面仍存在很大差距,通过不断地借鉴、建立和完善,逐渐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电场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评估技术、点检技术等。同时,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用以自我完善,目前针对电厂化学设备检修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包括声发射检测法、红外热像测温法和超谱分析法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检修体系设计不合理

随着全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生产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量,不断加强生产管理规划,而造成化学设备检修方面的忽视。现阶段,大部分电厂化学设备检修都是事先制定好的计划,随后依次展开,这一模式忽视了电厂生产中突发事件机率过高的问题。一旦临时出现问题,并导致设备连锁影响,那么已经制定好的检修方案很可能就此失去作用,一些设备明明没有达到实现要求的检修周期,但迫于化学设备故障,同时也要展开维修;检修体系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检修方案不合理。所制定的检修方案中,包括大量完全没有必要的工作内容,例如,一些设备本身处于十分良好的运行状态,没有必要停机检修。但由于检修方案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仍然会不变通地执行,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也影响了正常的生产。

另一方面,检修要求不合理。很多检修工作的要求不符合现实需求,进而导致维护过剩或者维护不足的局面。例如,一些化学设备存在严重的运行问题,但由于检修计划没有到执行阶段,从而放弃检修、继续运作,这很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损坏。又例如,一些新安装的设备,在调试阶段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但由于检修计划到了,就再次执行检修工作。

2.2检修技术水平不过关

我国的电厂化学设备检修优化管理仍然借鉴于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设备寿命的管理预测、可靠性预测和信息管理方面很多还是局限于理论层次。尽管有些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开发难度大,实际工作的不可预知性等因素的干扰,新的检修技术很难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3检修人员综合素质低

电厂化学设备检修优化管理对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高,特别是对设备的分析能力、设备的状态检测水平和故障检测水平等素质要求更高。但是目前情况下,电厂缺乏技术和素质水平都具备的高素质水平人员。

因此,当前条件下,一方面,电厂要引进优秀的检修技术人员,填充电厂的检修技术人员空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对于没有技术能力的人员要及时更替,对那些技术能力强的人员要加强素质水平提升,同时,还要增强他们对新的检测技术的学习研究工作,提高电厂化学设备的利用率。

3、提高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水平的策略

3.1周期优化方法

检修过程中临时性检修太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厂化学设备的使用和运行。但是,如果没有临时性检修,又不能够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电厂应该基于工厂的实际情况和电厂检修可用的金额,适当的增加临时性检修周期,减少电厂为了进行检修工作而被迫停运的损失,提高检修的有效率。

3.2策略优化方法

整体上,使用策略优化方法展开化学设备检修的模式包括三种。

第一,事后检修。是指设备因故障而无法运转时进行的维修,即“亡羊补牢”式的检修方法,无法从根本上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进而无法完全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安全运营。

第二,定期检修。是指以特定的时间为参照依据分析设备的磨损状况、确定检修等级和检修目标等的一种维修方法。

第三,状态检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状态监督,综合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影响因素,分析、判断设备故障的位置及其严重程度,预测故障的发展趋势,并根据相关检测参数开展事前检修,这种检测方法既经济又可靠。

原则上,既要避免检测策略选择的单一性,又要避免盲目的策略更换,应促进定期检测、状态检测与故障检测的有机结合,制订一体化、综合型的检修策略。

3.3风险评估优化方法

设备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决策者作出检修决策提供依据,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实现对电厂设备的科学化管理。由于许多设备缺陷和企业运行风险都具有不确定性,出现时间、破坏程度、扩大趋势等在风险未发生之前都是未知的,但可通过科学、细致的评估方法对其评估。随着电厂设备管理逐渐趋向流程化发展,对电厂化学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掌握设备的运行原理,制订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案,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预估设备的缺陷指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电厂的正常运营与电厂化学设备的检修工作紧密相联,电厂化学设备的检修直接关乎着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的延长、运行效率的提高、安全事故风险的降低等重要因素,因此说,要对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给以足够的重视,检修工作是保障发电厂化学设备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提高设备检修管理水平也是当前发电企业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发电企业只有积极地探索,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确保发电厂化学设备能够不间断地正常地运转工作,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先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昕.浅谈电厂化学设备检修管理[A].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3.

[2]薛方龙.电厂化学设备检修优化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0):44.

[3]郭顺,王维平.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