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系土壤测量在广西拉胆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沟系土壤测量在广西拉胆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

张成瑞1罗果1吴熙明2

关键词:沟系次生晕测量;铅锌矿;应用效果

沟系土壤测量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快速对测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评价。拉胆铅锌矿区属地球化学测量空白区,本文对该方法在本矿区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相邻(相似)矿区开展沟系土壤测量时提供参考。

近SN向断裂。近SN向断裂控制了区内矿床(点)的分布(图-1)。矿田及外围尚未发现岩浆岩。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清溪组上段(∈2q)薄中层状含白云母弱黄铁矿化石英长石中砂岩,泥盆系郁江组(D1y)石英砾岩,泥盆系东岗岭组(D2d)中厚层状石英砂岩,泥盆系融县组(D3r)灰岩、白云岩。其中寒武系清溪组上段(∈2q)和泥盆系融县组(D3r)为主要赋矿层位。

矿区内泥盆系盖层产状平缓,未发现明显褶皱。断裂表现为多条断层组成断裂带,根据走向划分为NNE、NE、NW和近EW向四组。其中NNE、NE向断裂两侧常发育牵引小褶皱并造成层间滑动,并多具褐铁矿化,为成矿有利部位。

围岩蚀变类型简单,以白云石化为主,其次有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硅化和绢云母化。铅锌矿体周围的灰岩均蚀变成白云岩或强烈白云石化结晶灰岩,在矿体顶板这种蚀变作用更为强烈,部分则沿裂隙呈脉状分布构成白云石脉。

3沟系土壤测量

3.1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地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低山丘陵为次,海拔高度一般为330~600m,相对高差100~300m。区内沟系、为沟系发育,在地形图上清晰易于辨认。区内大部分区域残坡积层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在0.3~1.0m之间,局部区域土壤A、B、C层分层不明显。为了排除干扰因素,野外施工前在区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采样层位和初加工粒度试验。最后确定本区的采样层位为B、C层(深度0.20~0.50m),初加工粒度为20~80目。

3.2样品布设与采集

首先在在地形图上布设采样点。以1:1万地形图为底图,在图上将长度大于80-100m的自然沟谷、水系勾绘出来,采样点位主要交错布设在1、2级沟谷、水系上边坡,沿沟系点距为50~100m,沟系末端最后一个样点距分水岭不大于50~100m,同时按3%的比例布设重复样,当沟系宽度大于100m时,在沟系两侧边坡交错布点采样。采样层位为B、C层,深度0.20~0.50m,采样密度为15~20样/km2。

3.3异常圈定

因测区土壤样的各元素异常值偏低,为较好地指示、研究该区各元素异常形态、叠加等特征,研究决定本次土壤化探异常下限(T)采用剔除特高值后的对数平均值加1.0倍标准差之和的返真数,元素异常以T、2T、4T圈出外、中、内三个浓度带。Pb背景值为57.7×10-6,异常下限为92.9×10-6;Zn背景值为193.7

Pb、Zn元素异常的分布基本上与NE向构造分布一致,这与矿区NE向构造控矿的特征相吻合。Pb元素整体异常强度低且分布较少,推测与Pb元素较Zn元素更易淋滤流失有关。

3.3异常验证

为验证沟系土壤测量在本矿区的有效性,在Pb、Zn异常较集中的区域沿其控制的主沟系布设了一条土壤剖面结合异常区地质调查进行验证。

对异常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沟系土壤采样点附近见NE向断裂分布,出露岩性为泥盆系融县组(D3r)灰岩、生物屑白云岩,受断裂影响,岩性较破碎,多具褐铁矿化。

Pb、Zn元素土壤剖面测量布设于沟系土壤异常区内,但测量结果显示异常区仅分布于沟系土壤测量异常点附近,(如图-3所示),这说明沟系土壤测量所圈定的异常较实际异常范围要大,精度与正规网度的土壤次生晕测量相差较大。

4结论

(1)通过对沟系土壤测量圈定的异常区进行地质查证,发现异常区的分布与矿区成控矿规律较吻合,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快速对测区地球化学特征做初步评价。

(2)沟系土壤测量所圈定的异常较实际异常范围要大,精度与正规网度的土壤次生晕测量相差较大,在使用该方法测量成果指导下一步工作时应先对异常区进行加密采样,对测区异常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刘京哲,甄世民.广西泗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床地质,2014(S1):943-944

[2]唐诗佳,彭恩生等.广西泗顶-古丹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及其找矿方向.[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1,第21卷第1期

[3]黄胜海,罗果等.广西融安县拉胆矿区铅锌矿普查报告.[R],南宁: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2017

[4]罗正传.沟系次生晕测量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区的应用效果.[J],矿产与地质,2005年第6期:679-682

[5]刁理品,韩润生等.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贵州普晴锑金矿勘查区应用与找矿效果.[J],地质与勘探,2010年第46卷第1期: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