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红浩

陈红浩(云南省孟连县人民医院665800)

【中图分类号】R5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034-02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步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依那普利治疗与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9.02,p<0.05)。治疗组治疗后其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依那普利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为了探讨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依那普利治疗与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现将两组治疗疗效统计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8~75岁,平均48.7±6.3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5.7年;其中冠心病19例,扩张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心脏病14例,老年心率瓣膜病8例;心功能Ⅱ级15例,心功能Ⅲ级32例,心功能Ⅳ级13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7~77岁,平均47.9±5.8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5.8年;其中冠心病23例,扩张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老年心率瓣膜病7例;心功能Ⅱ级16例,心功能Ⅲ级34例,心功能Ⅳ级1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采用强心、吸氧、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依那普利治疗,依那普利初始计量2.5mg,每天2次,根据病况将用量逐渐增至5~10mg。治疗组采用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依那普利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美托洛尔初始计量12.5mg,每天2次,根据病况将用量逐渐增至25~50mg。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变情况。

1.4疗效判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II级;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9.02,p<0.05)。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60)

13(21.67%)

36(60%)

11(18.33%)

81.67%

治疗组(n=60)

23(38.33%)

35(58.33%)

2(3.33%)

96.67%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变比较

由表2可知,120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变均(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变相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变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b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治疗组共3例(5%),对照组共2例(3.33%),经比较(p>0.05)。两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不良症状均消失,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肾、肝功能损害。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导致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其的治疗,除了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外,还需避免与减缓心肌重塑的发展[1],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其不仅能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来降低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还可降低心脏与血管中AT1受体的表达能力[2]、抑制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从而使得血压与心功能得到改善。美托洛尔主要为酒石酸美托洛尔,是一种β1-受体阻滞剂[3]。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其能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作用[4],消除微血管的痉挛,降低儿茶酚胺的产生,恢复心肌的β受体密度,增加β受体的敏感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肌耗氧及提高心脏做功率等。

本组为了探讨与分析步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特对我院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结果其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变均明显优于采用单纯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还能显著改善左室的重塑。

参考文献

[1]金兰.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4(1):11-13.

[2]武育蓉,陈树宝.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剂量问题.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24(5):321.

[3]申向华.酒石酸美托洛尔与雅施达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76-77.

[4]廖春华.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