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温针灸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比较研究

冷红燕

冷红燕

岳阳市云溪区中医医院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和普通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发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温针灸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FG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FDI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温针灸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并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温针灸;针刺;面神经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warmacupunctureandordinaryacupunctureonthetreatmentofcoldtyp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Methods:80casesofpatientswithacuteparoxysmalfacialparalysisinourhospitalfromJuly2015toJune2017wereselected,and40caseswerep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routine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Theroutinegroupreceivedacupuncturetreatment,and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warmacupuncturetreatment,andthetherapeuticeffectwas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SFGSscor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ventionalgroup(P<0.05).Aftertreatment,FDISscor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ventionalgroup(P<0.05).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ventionalgroup(P<0.05).Conclusions:inpatientswithtypewindchillaroundsexualfacialparalysisinapplicationofwarmacupuncturetreatmenteffectisremarkabl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functionofpatientswithfacialnerve,andtoreduceadversereactions,highsecurity,shouldbewidelypromoted.

[Keywords]wind-chill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Wenacupuncture;Acupuncture;Facialnervefunction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中又被成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是面部经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造成的。当前西医针对该疾病主要开展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但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肌肉萎缩、满月脸等不良反应[1]。中医中应用针刺疗法、温针灸等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是单纯针刺法,但也有部分学者对传统针灸方法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温针灸的调和气血、祛风通络作用,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为对普通针刺和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风寒型周围性神经面瘫患者80例,对其分别应用普通针刺、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瘫痪,经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前存在面部受凉吹风或外感历史,发病时间未超过3个月;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后颅窝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桥内血管病造成的面瘫;双侧面瘫;外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耳科疾病造成的面瘫[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包括女22例、男18例;年龄范围23~65岁,平均(44.6±1.4)岁。常规组包括女21例、男19例;年龄范围24~66岁,平均(45.1±1.6)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传统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温针灸治疗。常规组方法: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取攒竹、阳白、地仓、四白、合谷、迎香、足三里,应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应用捻转泻法加凤池、外关,进针0.5~0.8毫米。实验组选穴和常规组相同,足三里进针得气后,将2厘米长艾条套在针柄上,艾条和皮肤距离3厘米,在近端点燃行温针灸(每穴1壮)。行针间隔时间5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完成治疗后进行两组面部神经功能对比。

1.3观察指标

(1)FDIS评分:包括四个条目,分别为平静时间、社交、睡眠、情绪异常,每个条目对应1~6分,社会功能越好则分数越低。(2)不良反应观察:治疗4周后,针对患者开展随访,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后遗症(面肌痉挛)、角膜感染、皮下血肿。(3)面神经功能评分:依据SFGS量表设定评定因子,包括口角分型、闭眼能力、尽力露齿时口角偏向幅度。闭眼包括四个等级,分别为不能完全闭合、眼用力可完全闭合、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自然闭眼,对应分数1~4分;口角包括四种类型,分别为完全不对称、明显不对称、轻度不对称、两侧对称,对应分数1~4分;尽力露齿时患者口角偏向健侧幅度包括六个等级,分别为大于2个牙齿、1.5~2个牙齿、1~1.5个牙齿、0.5~1个牙齿、少于0.5个牙齿、不露牙齿,对应分数0~5分。三个单项评定因子评分之和为总分,在8~62分之间,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分值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SFGS评分、FD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FG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DI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瘫属“吊线风”、“卒口僻”范畴,主要存在鼓腮漏气、口角偏向健侧、无法正常闭眼、单侧面肌瘫痪等临床表现[3]。该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生率,患者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若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很可能出现面部后遗症,并因此而出现负性情绪,最终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西医认为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引起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原因,应进行抗病毒药物及抗炎药物治疗,但西药通常存在副作用大的问题。

我国中医学者根据周围性面瘫风寒入络、引起气血不畅、络脉阻塞的理论,认为可通过温针灸及针刺治疗[4]。其中温针灸是综合了针刺和艾灸的疗法,通过针刺对面神经循行部位形成刺激,加速局部血运、提升神经兴奋性,使机体有效吸收炎性物质和水肿。辅以艾灸,对穴位形成辐射、温热、药物效应,对针刺疗效进行强化,改善局部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最终使损伤面神经得到改善。温针灸通过结合针刺和艾灸,能够实现祛邪扶正、散寒祛风、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5]。

本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SFG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DI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效果好于传统针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林清,查炜.温针灸不同灸量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11(12):1673-1674.

[2]杜纯新.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5,21(8):256-257.

[3]郑美华.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58-60.

[4]张丽华.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23(10):39-39.

[5]宋奎云.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