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模式

邓锐佳

广东诚誉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528000

摘要:随着配网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强度的提高,其工程数量也有所提高,项目管理事宜也相对繁杂。因此,当前形势下,对配网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建设与管理十分必要,从而才能保障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合理化,保证工程量的准确与可靠,使得配网建设工作取得更大成就。鉴于此,文章结合了配网建设工程项目特点,阐述了配网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配网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管理建设模式。

关键词:项目管理电力配网工程电力系统

一、加强工程量管理对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工程量的控制与管理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立项之初的设计阶段、施工作业阶段、以及项目竣工结算审核阶段,而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也可称为工程项目全程工程量管理。由于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作业工期相对较长,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制约其正常建设,所以在项目设计初始阶段必须合理控制其工程量,并确保工程量变更设计得以控制,以此才能随着工程建设作业的进行与不断深入,有效确保工程量能够科学控制。

l、由于配网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强度大,建设周期长,各项资源消耗程度大,以及所需管理技术具备针对性等特点,在项目动工设计阶段的科学决策部署至关重要。因此,电力配网工程设计阶段的决策部署,必须能够保障后期不同作业阶段的工程量能够多次计量,从而才能保障其作业流程的工程量精度在科学控制范畴内。

2、一直以来,我国不少电力配网工程一直存在忽略建设阶段前期的图纸变更问题,而相对重视后期项目结算审核阶段的控制等的问题。因此,导致项目工程量一旦必要出现变更,又会很难按照预先设计规定进行作业的事项发生。

3、但凡建筑工程实行有效的项目监制机制与工程量合理控制机制,都会保证后期项目投产乃至未来项目运作时期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多数电力配网建设工程未能彻底推行该种机制。另外,由于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如作业中期阶段的电源规划、主网规划、以及配网规划等问题。所以,电力配网工程项目实行全程监理与工程量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

(二)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的普遍推行,为配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方便对工程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有必要研究设计统一的工程量计算与编制规范,在配网建设项目中统一各参与单位采用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等,并采用通用格式。为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工程量清单文件,在本文中我们将各参与单位使用统一规范编制的对工程量管理进行管理的依据称为工程量文件,它与工程量清单文件相比,主要减少了与费用相关的措施项目、规费、税金等,保留工程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即分部分项工程量列表。

二、电力配网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管理控制模式

除了在电力系统配电工程加强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量正规控制外,还要做好配网建设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主要有配网规划与建设,配网运作管理阶段,以及配网设备管理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配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对应的管理模式如下:

(一)配网规划与建设

电力系统规划建设一般可划分为为三个部分,电源规划、电网规划、以及配网规划三个部分。一直以来国家建设重点多半放在主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等的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配网工程投资建设相对于电网规划与主网规划建设又却稍显不足。因此,国家配网工程建设自动化水准一直处于中等水准。目前,尤其是城市电力配网建设,仍然存在旧体制作用下的老城网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进程速度,从而不利于配网结构的优化与各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导致配网建设自动化水准一直处于中游状态,影响着城市建设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为此,针对于目前配网结构薄弱、线路符合超载严重、电压质量问题等方面的问题,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举措必须做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满足电能质量可靠性,加强配网工程建设时期的工程量合理控制,并力求全面规划与改进电网建设举措,从而才能满足电网容量需求,控制电网能源损耗,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保障各项资源能得以充分利用。

(二)配网运行阶段

国家电力系统配网的安全运行出了供电需求必须满足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尽量控制运作成本。因此,为了保障配网供电需求,实现成本控制最大化,同时又不影响各项工作进程的质量,就必须能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机制,避免违规违章行为发生:不论在施工建设阶段还是在实际项目投产后,都必须能够严格按照机制规范需求去落实下去,并在实践管理进程工作中不断完善配网运行体系机制内容,落实基本的巡检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等,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以求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下,从而才能使得配网运行成本中的线损率指标得以控制。

而对于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建设而言,为了提高配网营运收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满足电力市场需求的线损率指标分析机制,以此才能结合指标逐步掌握耗损构成与发展方向;同时,还要针对电力系统配网规划的调度问题、技术层面、以及供电需求、设备性能运作情况等因素去采取必要控制举措。

1、科学部署地方电厂的发电计划与投资输出曲线。

2、做好分区分层、有功与无功的功率平衡,避免潮流长距离与多电压等级变化输送。

3、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优化停电检修计划,减少重复停电。

4、适当提高输电线路的供电电压,实现无功就地补偿,减少无功潮流引起的输变电设备线损。

5、选择空载损耗较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和合理调整变压器的负载率。

6、加强线损的分级、分区和分站线管理考核。

以上可行性的采取举措的提出是根据配网建设工程运行线损的变化规律而制定的。所以首先这些举措的必须结合配网线损率指标去科学控制并执行,即这些举措的执行能够对可变损耗与固定损耗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另外,我们要知道,由于管理执行力度不足所致的线损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所以也就不能采用表计与计算模型去取得,只能通过统计数据去定位这类损失的严重程度,所以强调重视配网线损及相关因素非常重要。

(三)配网的设备管理

配网设备管理往往涉及到主要变量因素以人力因素为主。也就是说,配网设备管理建设往往涉及面广,但是对于配网管理建设系统中的设备管理主要与人力因素有关。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配网建设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配网设备管理。

自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作用的逐步深化后,地方各级配网设备建设管理也逐步倾向于完善态势发展。尤其是国家农网改造政策的贯彻,对设备管理与设备运行的技术数据指标准确程度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如线路与设备图纸管理,设备台账机制的逐步健全,配网运作设备类别的固定资产管理等都逐步健全。但是由于地方经济体制作用深化程度不同,以及经济发展建设不平衡所致,地方配网建设投资力度与建设水平也有所差异。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普及了配网信息化管理,进而能够使得设备管理更加趋于规模化、系统化方向演进;经济条件薄弱的地区人力管理作业强度较大,或多或少对设备管理的运作情况分析不利。因此,电力配网设备管理应当结合当前各产业现金技术作出同步化管理,以此才能保证设备管理模式更加系统与规范。

三、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配网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涉及到每项因素都可能对配网系统安全、效率运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加强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是重中之重。为此,各级地方电力系统配电建设工作人员,务必要把它看作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去对待。在配电工程建设阶段,能够科学控制项目运作成本,并保证工程与质量都不会受到影响;在配电建设工程投产时,要加大管理进程规划执行力度,做好各方面工作,以此才能使得各项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得以贯彻,促进国家电力系统配电事业强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