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倪欢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在ICU护理的工作中使用早期预警评分后,对应用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病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情医治的100名病人,选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的人数为50人,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病人,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应用于护理组的病人,对不同组别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后对其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后,呈现出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较低,为11.61%,而对照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为32.74%。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呈现出护理组的满意度较高,而对照组病人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全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其收获了较高的成果,能够对病情严重病人产生肺部感染和压疮、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的机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同时让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的提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ICU重症护理;作用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的英文简写为ICU,其主要是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进行收治,并加强对其进行护理,进入ICU病房的病人普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病情,并且病情发生改变的机率很高,因此对于ICU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让病人延长寿命[1]。在ICU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期间,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原则对潜在的威胁进行降低到或消除,让病人更好的恢复病情[2]。因此本文针对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病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情医治的100名病人,选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不同两组病人实施各异的护理方式,而后对其护理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现将整体的报告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病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情医治的100名病人,选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的人数为50人。研究对象的基本参数为,男性病人46名和女性病人44名,32到73岁为该组研究对象的年纪区间分布,(43.21±3.7)为该组病人的年纪均值。其中患有心肌梗死的病人为22名,17名病人为急性中毒,24名病人为脑外伤,37名病人为其他类型的严重疾病。全部的病人在ICU入住的天数均高于24小时。

1.2方法

?1.2.1早期预警评分方法

实施护理的员工对病人的脉搏和收缩压,呼吸的频率和精神反应以及体温等方面进行测评打分[3],分数的总值为14分,0到2分为体温指标的分值,其余的指标分值均为0到3分,对病人打分的分值数越大就说明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越高。病人的病情的等级分为正常和轻度,中度和重度这几个层级,其分值分别为0分、1-4分、5-8分、≥9分。在对病人测评的期间,还要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器对病人的呼吸和心率以及血压指标进行时时的测评。?

1.2.2护理方法

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病人,其主要实施的步骤为,对全部的病人实施统一的护理,细致的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的症状,同时使用恰当的药物进行护理,对病人的体位进行护理等。除此以外,还要对病人实施急救措施的基础护理等。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应用于护理组的病人。

?1.3观察指标

一是对病人的肺部感染和压疮、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观测;二是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测评。问卷的总分为100分,分值≥85分判定为满意,分值在70分到84分之间判定为较为满意,分值<70分判定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应用统计学的SPSS20.0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后,呈现出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较低,为11.61%,而对照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为32.74%。具体如表1所示。

表1病人并发症情况分析(%)

3讨论

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全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其收获了较高的成果,能够对病情严重病人产生肺部感染和压疮、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的机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在ICU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期间,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原则对潜在的威胁进行降低到或消除,让病人更好的恢复病情可以让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的提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晓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10(21):162?-162.

[2]谭雯,袁媛,田华.急诊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探讨[J].沈阳部队医药,2010,8(6):124-125.

[3]谢晓梅,孔悦,杨大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25(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