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维强

马维强(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成都611130)

摘要:通过审视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其在定量分析、方法引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得出了应当从推进研究方法多元化、推动行为主义革命和激励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价值取向;方法缺陷;绩效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80-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从翻译、介绍、述评西方相关著作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它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当前还存在诸多缺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真正出现。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学科研究方法的不足,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自建国之初即有学者有所涉及,但是,当时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政治立场为取向,政治色彩和意志形态色彩比较浓厚,研究方法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政治、历史研究方法。六七十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掀起了科学行为主义革命,大批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这次革命带来的方法论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的方法论范畴。而到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国际关系中分离出来时,方法论革命带来的成果已经体现在其研究成果中。金德尔伯格、吉尔平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运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货币、价格等角度论述了霸权国制定的价格体系、提供的公益等与世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其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延续了这一研究方法,纷纷将统计分析、博弈论、公共选择等理论引入其研究,力图使之定量化、精确化、可验证化。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在翻译引进述评西方相关著作的同时,已经有学者意志到了革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西方学术界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我国跨专业互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数学研究方法被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成果的定量化、精确性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和推崇。

二、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只有20多年,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在本体论、认志论、方法论、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研究相比,在学科的独立性、方法的多元性、研究绩效激励体制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因素的结合,而其诞生时日又适逢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第二次论战,即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的论战,这次论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大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得益于此,国际政治经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势,例如作为其诞生标志的“霸权稳定论”,其提出者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即应用经济学范畴的“公益”、“价格”、“搭车”等理论论述霸权与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然而在我国,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母体的国际关系学科真正确立发展也只是改革开放后的事,依然完全采用传统的历史、政治等研究方法,而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直到80年代后期才从翻译西方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开始,其方法论革命直到近年才开始,受制于此,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传统历史、政治方法依然占据压倒性优势,研究方法的缺陷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定性重于定量,经验重于实证。如前所述,尽管自8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已现端倪,并取得了值得肯定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革命尚处于孕育和起步阶段,从总体上讲,当前的研究方法仍然以传统的历史、哲学、历史、思辨、经验等方法为主导,学术研究成果大部分以定性分析见长,缺乏精确性和可验证性。这样做的结果是成果发表的门槛降低了,但同时其作为政策依据的参考价值也大大降低了,河南工业大学刘建东讲师2005年对学科研究状况的分析很能说明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学术论文不到10%的新方法采用率说明我国学术界在推进方法论革命的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西方研究方法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革命自然需要重点引进和借鉴西方的先行者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其开创的类似多层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用以抽象现实问题的理论、模型对于丰富我国该学科的方法论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引进西方相关理论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对西方理论、研究方法的引进必须以开创自身理论模型和方法为基础。当前学术界引进、应用西方研究方法的热情远远高于独创,毕竟“模仿容易创造难”。其次,在引进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主流,忽视在西方同样占有一席之地的非主流方法,例如作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沃勒斯坦的体系理论和研究方法,我国学术界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改进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建议

探索、丰富、完善研究方法对于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科的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就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全力推进方法论革命是使学科趋于完善和具备实践意义的重要举措。

第一,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方法多元化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近年来已经开始了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进程,但是力度和程度还不够,传统的历史、哲学、经验、思辨等方法依然处于主导地位。要改变这种局面,学界的学者们一方面需要继续借鉴、引进西方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应当增加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跨学科学习丰富自身的方法论基础。与此同时,掌握国内学术界话语权的各核心期刊也应当采取措施使得运用各种不同研究方法的著作得以平等地竞争,并优先发表运用非传统研究方法的优秀作品。

第二,激励方法创新。在推进学科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精确化的同时,促进研究方法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同样重要。学术成果贵在有创见,学术本身贵在独立,其中包括研究方法的创见和独立。这就要求我国学术界在上,大家们和大师们要博晓古今、以成一家之说,在中,高校的教授讲师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在下,学生们要自我塑造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与此同时,学术界还应采取严厉措施,重点打击学术造假和剽窃。

参考文献:

[1]郑彪.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

[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

[3]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