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曲朋安1姚学华2

曲朋安1姚学华2

(1烟台龙矿中心医院山东龙口265700)

(2胜利油田龙口海洋船舶中心龙口基地中心医院山东龙口265700)

【摘要】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方法:收集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病例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颗粒,两组均在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匹多莫德小儿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80-01

支原体肺炎(MP)是儿科常见病,近几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在小范围内流行,并伴有肺外的表现,临床应用阿奇霉素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近年来难治性病例逐渐增多,导致治疗难度增加。本文采用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颗粒辅佐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聊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住院病例90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临床诊断标准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在25月~8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6-25天,平均13.5天。对照组45例,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4月~8.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5-23天,平均12.6天。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10mg/(kg.d)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连用4天为一个疗程,而后停用阿奇霉素3天,第8天再次给予第二疗程的阿奇霉素(剂量时间同前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颗粒(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口服,用法为2g/次,1次/天,连服1月。两组在退热、止咳化痰以及缓解胃肠道等处理措施相同。

1.3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线检查正常;好转:咳嗽次数、咳痰量较前减少,肺部体征较前减轻,X线检查较前好转;无效:咳嗽次数、咳痰量、肺部体征较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4统计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统计,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х2检验,以P<0.05代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

治疗组4536(80.0)8(17.8)1(2.2)

对照组4531(68.9)12(26.6)2(4.4)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咳嗽消失的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咳嗽消失的时间比较(x±s)

组别咳嗽消失天数(天)咳嗽好转天数(天)

治疗组15.8±5.76.7±4.2

对照组10.8±4.65.2±2.1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够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微生物之一,MP感染后可出现机体长时间携带病原体的状态。由于小儿的呼吸道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咳嗽反射及气道的平滑肌收缩功能、纤毛运动功能均较差,难以有效的清除吸入的异物及微生物,故小儿易患MP感染,且在感染后出现数周或者更长时间的刺激性咳嗽。

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多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配合化痰止咳及其他对症治疗。临床上部分支原体感染后出现反复的刺激性咳嗽,单纯阿奇霉素效果不佳。MP感染后会导致患儿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MP感染后会干扰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活性、介导细胞因子、发挥有丝分裂原作用等途径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异常,表现为T抑制细胞功能低下、T辅助细胞功能增强,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临床有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患儿经阿奇霉素加匹多莫德治疗后,机体CD3+、CD4+、CD4+/CD8+均显著提高.这就是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理论依据。

匹多莫德为上世纪90年代人工合成的类二肽的免疫调节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此外,匹多莫德虽无直接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但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促进发挥显著的治疗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及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的疗效。

综上所述,匹多莫德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赵淑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J].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