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须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须知

杨仁松

杨仁松

四川省绵竹市中医医院618200

高血压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患者多具有血压水平较高的特征,为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特别是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临床以控制患者血压为主,多采用西药予以治疗,但是患者血压控制多具有反复性特征,且在长时间使用西药治疗的方式下,患者易于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影响着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能够发挥内外兼治的作用,调节患者的气血状态,更好的达到血压控制效果,且能够增强患者身体的免疫能力。那么高血压患者在中医药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高血压诱发的因素有哪些?

1.七情内伤

七情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的变化,为精神类治病原因。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与精神变化,为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不会造成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突发性刺激、长时间情志刺激的影响下,会对人体的生理状态产生影响,致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情志变化,致使疾病的发生。

2.饮食不节

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饮食规律,与其个人的身体状态密切相关。在饮食不规律,过度偏食扥个问题的影响下,则会致使人体营养摄入失去均衡,可能会造成一些营养元素缺失的问题发生。比如在人体中锌、锰等元素匮乏的情况下,则致使人体小动脉发生硬化,造成高血压症状的发生。

3.疲劳过度

在体力劳动过度、脑力劳动过度等问题的影响下,则会造成高血压的发生。临床中高血压的发生多在40岁之后,与人体的身体状态、免疫能力、疲乏状态等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生,可能由于患者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等症状造成。

4.久坐少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保持气血流通状态。但是在久坐少动的情况下,则会致使人体的脾胃功能下降,气血运行不畅,增加了各类疾病的发生率。

二、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优势是什么?

1.症状改善效果明显

西药治疗高血压,尽管能够快速降低患者血压,但是患者多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则能够基于患者的症状实施辨证施治,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也能够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对患者脾胃、肾脏功能等均能够发挥有效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

2.降压效果稳定平和

西药治疗高血压,可能会为了发挥降压效果,更改药物使用的剂量,患者会出现血压波动幅度较大的问题。中西药治疗高血压则能够稳定发挥降压的效果,比如可以使用杜仲、葛根等治疗,结合患者症状实施药物的加减治疗,更好的达到药物控制效果,且能够避免患者症状的复发。

三、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方式有哪些?

1.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患者多具有面部潮红、大便干燥及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可以使用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治疗,发挥祛火、平息肝阳的作用价值。

2.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证患者多存在头晕目眩、五心烦热以及失眠多梦等症状。临床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3.痰湿阻络

痰湿阻络症状的患者,具有胸闷、恶心以及身体麻木等症状。临床可以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治疗,以平肝、化痰,祛湿、通络为主。

4.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临床需要以补气活血、舒筋通络为主。比如可以使用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治疗。

5.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患者具有心烦失眠、耳鸣健忘等症状,口干舌红。临床以宁心安神、滋阴降火为主。比如可以使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证明显的患者,还可以添加玉竹、天冬治疗。

6.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证患者,其胃寒怕冷,四肢寒冷,腰膝酸软,且可能存在面部浮肿的症状。临床可以使用大补元煎或者金匮肾气丸治疗,滋养患者的肝肾,发挥温补肾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