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商业业态的建筑策划与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商业综合体商业业态的建筑策划与设计

危闻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策划;设计

前言

商业综合体建筑因规模大、功能复杂,故对设计组织与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设计单位应选择合理的技术管理与人员组织模式,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统筹解决创意与技术、功能与交通、结构选型、设备系统与管线、防火与疏散等技术重点与难点。

1商业综合体建筑特点

1.1商业综合体建筑有效的提升购买力与消费能力

购物与娱乐是商业综合体最主要的两大功能,因此,从商业综合体出现到现在,购物与娱乐两大功能一直是各个商业综合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两者有机的结合,有效的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形成的制约。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优质的消费,提升消费品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

1.2商业综合体建筑位于交通结点附近

通常情况下,在城市树状交通位置布置商业综合体,从而能够使得发挥商业综合体的各个功能层次分配,能够有效的利用交通资源提升商业综合体的效益,使得公共空间与交通结构想融合,改善单一化、传统的交通结构。

1.3高科技的支撑体系

信息化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式,智能化商业中心蕴含有大量的高科技信息设施,为人们的生活、购物提供便利。智能化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新进行,体现力现代的信息技术与建筑设计技术的融合。同时,高科技的智能化商业综合体能够为运营者提供大数据统计数据,为后续更好的改善运营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4建筑设计空间大

商业综合体作为大量资源聚集地,需要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周围环境、城市主干路的结构以及特点。最大限度的拓宽商业综合体设计思维,扩大设计空间,并且确保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想协调,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更好的实现项目的价值。

2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实例

2.1工程概况

某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占地面积为1.8万m2,其中建筑工程面积9.9万m2。该商业综合体是由办公区、超市、影院、购物区等所组成的,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该商业综合体为微观商业开发项目,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总布局与城市高密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契合,其规划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图1总布局与城市高密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契合

2.2商业流线

该商业综合体广场的占地面积为狭长形,因此,可以采用路径简单,可避免客流量的分散。在动线设计中需要注意,如果“一”字形动线的长度比较大,则会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顾客行走量过大,容易出现疲劳状态,对此,在该商业综合体广场的中间位置可植入中庭空间,同时,在动线的端部位置设置主力店,进而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避免“一”字形长度过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在商业综合建筑工程中,扶梯和客梯也是十分重要的客运方式,对于综合体广场的自动扶梯,可采用平行和交叉相互协调的布置形式,注意避免遮盖店铺,由于自动扶梯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此,可应用自动扶梯将客源引入至端部店铺中。

2.3功能布局

该商业综合体建筑广场地下有3层,其中,1层为精品超市,而2层和3层则为停车库,为了促进超市消费,可在商业动线的两端设置疏导点,同时与地铁相互协调,作为地下空间的接驳。该商业综合体建筑地上楼层为11层,其中,1层和2层为黄金楼层,可设置零售上铺,注意优化动线设计形式,协调好各个零售店铺之间的关联。另外,有些主力店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将其设置在动线的端部位置,带动零售店铺发展,盘活商场客流量。在3楼,可设置大众餐饮,同时还能够协调商场中各个楼层之间的关联,4~6层的客流量相对比较少,可设置影院、休闲娱乐场所等,将其作为中高层的主力店,增加客流量,延长客户消费时间。7层可设置中高端餐厅,而8层以及以上楼层,可作为办公场所和会所。

2.4广场与区域高密度环境融合

2.4.1地下商业空间与轨交融合

该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条件比较好,在商场中心位置有2条地铁汇合,在该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前,地铁已经投入运行,因此,在商业综合体轨交联通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对地铁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与当地轨道交通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了该商业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接驳,同时强化了周边交通设施,为消费者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2.4.2商业停车配套与周边设施共享停车

该商业综合体周边建筑工程密集程度比较高,同时城市道路交叉以及轨道交通都对商业综合体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在停车配置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专属定制方案。首先,对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可见,该商业综合体周边医疗建筑工程与商业建筑工程的车辆存放差异比较大,具体体现在停车高峰期、车辆停放时间等多个方面,另外,综合考虑区域规划需求量,对于不同部分的停车位,不可进行简单叠加。在该商业建筑工程停车位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周边土体使用性质、停车设施条件、车辆停放时间等特征,采用共享停车方式,与周边停车位协同使用。通过实施共享停车位的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停车位占用土地资源,为商业综合体广场、绿化等提供更多空间条件,避免浪费。

2.4.3商业综合体与社区活力融合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施与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促进二者协同共生。比如,在该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在塑造空间造型时,应该注意兼顾北侧住宅建筑的日常需要以及交通通行要求。比如,综合考虑建筑工程与社区日照条件,可以采用双塔造型以及逐级递减的北侧退台,通过应用退台空间规划

布局形式,可避免临街侧产生较大噪音,干扰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形成商业建筑景观花园,将绿化景观与日照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通过应用上述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商业综合体周边居民对于住宅区日常的需求,同时还能够营造出空中花园景观,丰富城市生态环境。在商业通道规划设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该商业综合体北侧社区,该社区居民的步行条件良好,为了避免对居民出行造成不良影响,可牺牲第一层商业建筑的连续性特征,在中间位置保留步行通道,即在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中形成一个次要的节点空间,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利。虽然这一设计方案会影响商业利益,但是可有效带动社区活力,使得该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社区能够形成协调共生的关系。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繁琐且复杂的过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方可进行结构方案选取。例如:在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主要入口、中庭及一些大型娱乐或休闲区域设计时,必须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出来,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到业主的需求,从而提出合理并可行的建议。在此过程中,如何能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支出,缩短用工时间也是亟需考虑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罗一翔.浅谈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点及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6):66-67.

[2]周滔,曹琪铭.城市更新背景下新建大型商业综合体对周边商业网点的影响研究——以重庆龙湖时代天街为例[J].城市住宅,2018,25(9):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