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研究的意义及进展

/ 2

儿童性格研究的意义及进展

顾凤娟

顾凤娟(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123)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092-02

性格是人格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它贯穿着人的一生,也影响着人的一生。性格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性格不同行为方式迥异。性格受到生前、生后、家庭和学校几个方面的综合作用[1],其中家庭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不容忽视,通过性格的相关研究,可以深刻了解性格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性格的改善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

1性格测量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性格测试的常用工具,由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学研究所艾森克教授(H.J.Eysenck)编制,分儿童和成人两种类型,经过多次修订,在不同的人群中测试,已经获得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在国际上广泛应用[2]。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量表有88个题目,包括4个分量表,其中E量表(内外向量表)主要测量个性的外向或内向倾向;N量表(神经质量表)测情绪稳定型。以上两个量表均为双极量表,也就是说分数高与分数低都有意义,但两极之间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界,只有程度的区别。P量表(精神质量表)测潜在的精神特质。P量表是一个单极量表,也即:只有P分高时才有意义,P分低则是正常的。L量表(掩饰量表)测试受试者在回答问卷时的掩饰倾向。E、N、P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三个度,L是后来加进来的一个量表[3]。

E外向-内向。分数高者,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反应快,喜欢冒险,行动常受冲动影响,做事欠踏实。得分低者安静,保守,行为不易受冲动影响,不喜欢冒险和刺激,作事有计划,踏实可靠。

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病症。高分特征: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睡眠不好,情绪过分。

P精神质(也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发展成行为异常。高分儿童的特征为孤僻,喜欢捣乱,对同伴和小动物缺乏感情和关心,攻击性强。缺乏是非感,不顾危险。

L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他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2性格的作用

性格是个性的重要方面,它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个体的反映机制中保存下来。已有的研究证明性格与人类行为、心理、智力[4],健康[5]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聂少萍等的研究发现性格类型影响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智商等级的分布有所不同,外向型性格的学生群体智商明显高于内向型性格的学生[6],A型性格的学生更利用性格优势,“捷足先登”、“快马加鞭”,使学习成绩明显优于B型性格学生[7];有关性格与冠心病的关系,早已经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实验证明A型性格的发生脑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的机率明显高于B型性格的人[8][9];不良的个性常能导致感冒、过敏性鼻炎、偏头痛、胃肠功能等的发生[10]。国外有学者研究后证明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可以作为预测成年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性的一个指标[11]。

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婚姻状况是家庭气氛的反应,婚姻不和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12],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着较多的心理健康危险因素,是潜在的心理、行为障碍高危人群[13];家庭离异对女孩性格的影响大于男孩[14];家长或抚养者对孩子是否权威,以及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和爱与孩子的性格有较密切的关系,父母的长期的拒绝否认可使子女无主见和创造性。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高矛盾性、低亲密度容易造成孩子攻击行为倾向,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中小学生行为的发展[15];家庭氛围、父母的爱及教育方式对儿童情绪不稳定的有显著性的影响,孩子的双亲,特别是父亲,每天如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交谈、游戏、孩子将会得到莫大的愉快和满足,可使情绪得以正常的发展,从而减少情绪不稳定的形成[16]。

根据现有资料,由于测试的表格标准不统一,所以文献中性格的分型名称也不尽相同,在与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时,也存在分类复杂、概念重复的情况。为了系统了解个人和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减少可能的混淆因素尤为必要。艾森克量表针对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儿童卷和成人卷,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相对稳定有具可塑性的关键阶段,对此年龄的孩子进行性格的测试和相关因素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传琴,刘贤臣,翟静山等.山东城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33-34.

[2]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15(2):211-218.

[3]Eysenck,H.J.andEysenck,S.B.G.PersonalityStrucrueandMeasurement.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69.

[4]徐浩峰等.儿童青少年、气质、智商及血型相互关系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1990,02:85-91.

[5]汪瑾,性格与疾病[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

[6]聂少萍,林晓霞等.儿童青少年性格、气质、智商及血型相互关系的研究.

[7]石滨,于晓杰.性格与成绩关系初探[J].医学教育,1991,4:39-42.

[8]倪家鹤,刘文英.A型性格与脑动脉硬化症[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

[9]ViginiaAnnPrice:TypeAbehaviorpatternamodelforresearchandpractice.asubsidiaryofHarcourtBraceJovanovichNewYork1983:274-275.

[10]袁克俭,韩昔阳等.湖南某大学学生心理状况与躯体疾病关系的调查[J].使用预防医学,2006.

[11]Lerner,J1A1etal1Preschoolbehaviorcanpredictfuturepsychiatricdisorders1JAmeAcaChildPsychia11985;24:42248.

[12]都萍,刘德华等.4-5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13]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598-599.

[14]陈建华,胡虞志等.父母离异对儿童性格特征影响的研究[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1.

[15]黄艳,王俊等.中小学攻击行为与家庭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

[16]李文霞等.儿童情绪不稳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护理杂志,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