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开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刍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开展策略

毛红

成都高新清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学习语言的前提是识字,这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习中国汉字、感受汉字发展的历程与魅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老师要在教学中遵循规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能力。本文即立足于此,从识字教学的意义、影响因素和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小学生的意义

识字教学即教导学生认识汉字,丰富学生对汉字的认知,更好地学习汉字文化,建立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与信念,这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开展识字教学有利于开阔小学生的知识视野。汉字是小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养成阅读、思考、写作能力的前提。开展小学生识字教学有利于帮助他们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建构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从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其次,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经历历史沉淀、不断赋予新内涵,充满活力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承汉字文化的载体语文课,是进行识字教育,培养他们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文化学习的助推剂;最后,对于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感受汉字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小学是学生形成初级认知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文字教育有利于学生提升认识事物与看待事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肉眼可见的错别字,如门店招牌上写的“家俱”等,这些形近字和音近字,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会产生一种认知错误,从而影响他们对汉字的正确认知。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与监督者。家长对汉字的不规范使用与认读也会影响小学生的识字教育。因此,家长应积极与学生共同提升,增强课后识字的训练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

3.学校老师的影响。老师是学生识字教学的主要负责人,老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识字教育,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学习与教学水平,如此才能将更为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4.学生个人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老师的影响,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能否正确准确把握汉字的意义与写法才是识字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个人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展的策略

小学是年龄层次变化较大的阶段,笔者对识字教学开展的具体策略采用了分类法,将小学生分为了低年级与高年级两类,区别分析进而提出以下策略:

1.低年级学生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加活泼好动,好奇心也更强。因此,老师在具体教学时要更加注重教学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且此时的识字教育以基础汉字为主,属于日常中常用的词语,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可采用:

(1)生字卡片。小学一年级主要以拼音、基础汉字为主。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二者将具体的汉字做成拼音卡片,结合相应的图画进行教学。如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田”、“云”、“天”等字,老师可以画出相应的事物,配合字体的拼音如、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望向窗外,抬头看,就知道在头顶上的就是天字,从而学生就会形成思维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2)填字教学。学习在于举一反三,能够对所学内容立刻反映出来。老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填字教学,将刚刚传授的汉字去除拼音要求学生写出来,或给出拼音让学生回忆字体,通过这种配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提升学习的动力。

(3)反复记忆。

2.高年级学生教学策略。高年级学生有了以前学习的奠基且思维更加灵活开阔,所学内容也较从前增加了难度,所以老师要积极把握高年级学生的生理优势,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具体来说:

(1)创设更多样的教学情境。

(2)举办阅读能力比赛。小学语文的课堂内容广泛,识字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老师可以设计相应的生字阅读竞赛,给予学生互相沟通讨论的空间,使教学在课上课下融会贯通起来。

(3)开展识字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毕竟存在时间局限,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4)营造识字学习的环境。

任何学习都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不仅能够启蒙学生的知识发展,还能提升他们在阅读、写作、思维上的能力。因此,本文立足于识字教育的重要性,对影响识字教育的因素及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采取举措进行了探讨,希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开展能够更加顺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潘奕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9,(1)。

[2]杨凤兰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5。

[3]朱光海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