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高洁

高洁(黑龙江省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城子河中心医院158170)

【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110-02

【摘要】黄疸是指因血中胆红素增加而导致的体液及组织的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2.5mg/dl(34~43b~mol/L)时可出现巩膜黄染,超过3.0~4.0mg/dl(51~68μmol/L)时可见皮肤黄染。目的讨论黄疸的诊断与鉴别。方法通过临床经验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对黄疸病人进行鉴别与诊断。结论引起患者黄疸发作的病因多种多样,除了常规判断以外,很多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只有经过组织学检查才能确立。

【关键词】黄疸诊断鉴别

黄疸是指因血中胆红素增加而导致的体液及组织的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2.5mg/dl(34~43b~mol/L)时可出现巩膜黄染,超过3.0~4.0mg/dl(51~68μmol/L)时可见皮肤黄染。大量摄入胡萝卜、番茄或某些药物,如阿的平、马利兰等可致皮肤橘黄色改变,但巩膜无黄染。

1病史

(1)年龄:婴儿期黄疸可见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先天性胆管闭锁、溶血性黄疸及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肝炎等。老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如胰头癌、肝癌及慢性肝病和肝硬化。

(2)接触史:黄疸型肝炎患者常有与肝炎患者接触史,或输血史。氯丙嗪、对乙酰氨基酚等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炎,应询问用药史。寄生虫病多与传染区域有关。

(3)家族史: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和肝脏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卟啉病、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积累症和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常可发现相关家族史。

2伴随症状

(1)发热: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发生前常有低热;胆道系统感染时,可出现寒战、高热、上腹部疼痛;持续高热、全身衰竭及血细胞减少伴黄疸者可能为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肿瘤可合并胆道系统感染、肿瘤组织坏死等,导致发热;溶血性黄疸多先有高热,继而出现黄疸。

(2)腹痛: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症患者常有上腹绞痛,当胆总管出现炎性狭窄或蛔虫堵塞胆道时出现黄疸;病毒性肝炎时可有肝区隐痛或胀痛,持续性肝区胀痛可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溶血性黄疸常伴随腰背部酸痛;胰头癌常伴随腰痛,夜间加重;肝脓肿、肝癌如侵及肝被膜,可出现剧烈肝区疼痛。

(3)皮肤瘙痒:胆汁淤积性黄疸常有明显皮肤瘙痒,且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肝细胞性黄疸有时可出现皮肤瘙痒,瘙痒的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胆汁酸或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

(4)其他伴随症状:常见的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在老年患者应注意排除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炎患者上述症状随黄疸加深而逐渐加重,应注意重症肝炎的可能;进食后腹胀不适者可能为慢性胆囊疾患、慢性肝炎等;胆汁淤积性黄疸时,尿呈浓茶色,粪色浅;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加深;溶血性黄疸急性发作时尿色明显加深,粪色加深。

3体征

(1)皮肤、巩膜色泽:溶血性黄疸时皮肤呈淡黄色或柠檬色,可伴有程度不同的贫血表现。肝细胞性黄疸轻重不一。梗阻性黄疸颜色最深,可从金黄色至黄绿色,甚至灰褐色。在肝硬化及其他肝病患者可出现全身性黑色素沉着,可能与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促黑色素激素增加有关。长期胆汁淤积伴高脂血症者,皮肤可出现黄色瘤。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时可见皮肤黏膜广泛出现瘀点、瘀斑。

(2)肝、脾肿大。

(3)胆囊肿大:伴胆囊肿大的均属肝外梗阻性黄疸。胆总管、胰头、十二指肠壶腹部等部位的肿瘤引起黄疸伴胆囊肿大,胆囊壁光滑、无压痛、可移动,即Courvoisier征;胆囊癌及胆囊底部巨大结石,肿大的胆囊坚硬而不规则;慢性胆囊炎、肝内胆汁淤积时胆囊常萎缩。

4实验室检查

比较特异的改变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但这种变化在肝脏合成增多比因排泄受阻更常见,并不能充分说明病因。同样,血清胆红素水平也只反映胆汁淤积的严重性。转氨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原发病有关,但通常仅轻度增高;如果明显增高提示肝细胞疾病,但偶尔也见于肝外胆汁淤积;胆总管结石导致急性梗阻时,转氨酶可明显升高。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提示肝外胆道梗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5影像学检查

超声、CT和磁共振均无创伤性,能可靠地显示梗阻引起的胆道扩张。超声诊断胆囊结石较可靠,而CT则诊断胰腺疾病准确性更高。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直接提供肝内外胆管显像,有助于手术前确定肝外胆管梗阻部位。磁共振可直接显影胆管系统,因其兼具无创性和准确性的优点,应用日趋广泛。

6肝活检

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经腹腔镜或经颈静脉取样。局灶性病变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对于很多弥漫性病变,特别是早期肝硬化,诊断只有经过组织学检查才能确立。其他肝活检的适应证有:不明原因的胆红素升高、慢性肝炎的分级及分类、酒精性肝病的确诊等。肝活检在大多数胆汁淤积患者是安全的,但对于严重或长期肝外梗阻的患者则比较危险。因此,活检前应作超声或CT检查排除禁忌证。

参考文献

[1]张青萍,李泉水.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9,172.

[2]王远,汤伟胜,丘新明.TBA的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59.

[3]李晓娜.MRCP在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4]陈燕.肝性黄疸的辨证分型及其与化验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