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防火所面临的潜在危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我国森林防火所面临的潜在危险分析

刘硕

国家林业局北方航空护林总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使我国林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攀升,也让森林防火这一重要课题不断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森林资源的进入高速发展的同时,防火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森林火灾的等级也在不断地攀升,让林区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就我国森林防火所面临的潜在危险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森林防火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铱森林防火;技术;措施;安全

森林火灾发生的条件主要分为三点,第一,天气条件是否会引起火灾;第二,野外是否存在火源;第三,森林内外是否存在可燃物。当着三个条件都存在的情况下,就会引发森林火灾。缺少任意条件,森林火灾就不会发生。森林防火的工作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只要让这三个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不存在,就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做到防治火灾。而我国防止火灾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彻底,森林火灾的隐患依然存在。

1森林可燃物超载,提供了森林大火燃烧的物质基础

森林可燃物的的堆积可能会造成森林大火,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就非常容易发生火灾,这些地区由于可燃物的堆积的速度,高于可降解的正常限度,导致可燃物在常年全年累月的积累下年的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当然,自从1987年的“5.6”火灾的发生后,党和政府对于火灾的防护都非常重视,力求把火灾消灭在发生之前,根据历年火灾经验统计,我国每年的地表脱落的可燃物,按照2t/hm2计算,现在森林内地表几类的可燃物已经达到3-10cm的厚度,也就是说现在全国死的植被可燃物大概有10-25t/hm2以上。而按照正常规定林内堆积8-12t/hm2的时候,就会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的几率,而北方由于空气基本都是寒冷干燥的,这就给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带累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气候异常是孕育森林大火发生的自然条件

气候是发生森林火灾的必备条件,每次发生大面积的火灾,都会伴随着气候的异常,比如长期处于干旱状态、或者降水量明显减少等,都为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像是1987年的大兴安岭地区“5.6”火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发何时能火灾的一段期间,据查证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已经连续两年降水量低于同期的30%-40%,以当时的阿尔木、塔河、漠河地区为中心形成的面积干旱。同时在气温方面,大兴安岭地区气温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也在逐年升高,而到了1987年已经上升到了历年来的最高值0.7℃,其中以漠河地区的温度最高,整体比历年同期的温度高出1.1℃,在这中温度异常偏高,降水量却明显偏少,地表可燃物堆积过多的情况下,已经具备了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导致这个地区随时可能发生火灾,而且按照大兴安岭地区可燃物堆积的程度来看,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非常难以控制。

同样的事件也在1999年的俄罗斯和中国境内的云南、广东等地区发生过,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导致雨季延迟,气温却持续升高,甚至在俄罗斯境内的干雪暴的也在持续增加,最终导致1999年的森林火灾的频率大幅增加,甚至于据统计当年发生火灾多达8376起,烧毁了上千顷的森林,给北半球的森林资源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

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厄尔尼现象不断增强,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都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正常运行规律,形成水热重新分配,造成该下雨的地方不下雨形成干旱,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相反,不该下雨的地方形成水涝,出现了气候异常。我们要警惕,在气候偏旱的地方,有发生森林大火的可能。

3野外火源增加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导火线

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火源很复杂,但一般自燃现象比较少,仅仅是在特别干燥及炎热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因而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一些农村地区的防火宣传及教育力度不够,许多耕地内还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有些地区清明节扫墓时还是会选择烧纸以及燃放鞭炮进行祭祀,还有一些宗教活动的烧香、点烛等也可能会成为火源。除此之外旅游人员不文明行为(乱扔烟头、野炊等)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世界森林火灾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为(1)人口增长向林区膨胀:我国与世界人口都在不断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开发林区资源,开荒、办场、修路、建厂、狩猎、打鱼、采山货等,人员流向林区,增加森林火灾。1999-2001年,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我国北方林区的地下火和草原沟塘火相当严重,与人为活动密切相关。(2)人类对环境要求:远离工业污染、嘈杂干扰、追求大自然,享受绿色环境的清新,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去林区定居、旅游、野炊、活动等,逐年剧增,势必造成火源增多,增加森林火灾。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上述林区情况无疑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增大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

4防治对策与建议

1.在林火监测、预防、扑救等方面都要加大科学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如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林火管理效能,向林火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挺进。

2.我国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做好森防工作与国际组织接轨的准备,建议成立国家森林防火研究机构,以便与世界森防科研工作对接。

3.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我国森林防火科研工作起步较晚,“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国家成立森林防火科研基金领导小组,为推动我国林火管理起了很大作用,但课题内容多为应用研究项目,基础理论项目较少。例如,我国森林可燃物分布图谱,森林燃烧强度分布图谱,森林燃烧在特殊地形条件下产生的火行为如火爆、对流柱、飞火等机理探讨,以及如何避免扑火人员伤亡等基础理论,都急需加强研究,这是防止大火发生的理论基础。

4.要建立相应的巡林护林队伍,需要对该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可以让其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尽可能把森林火灾扼杀在摇篮里。同时为了提高我国森防队伍科技素质,,建议各省、县的主要森林防火领导,必须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资格,经过统一培训成为有职有权的指挥长。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员要稳定,要经过分期分批培训后持证上岗。

5.为提高扑火效能,减少国家开支,建议成立由个人或团体组建的森林扑火专业队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按市场经济体制管理,提高扑火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防火作为一个今后势必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在我国的发展石头饼必是非常的良好,在建立森林防火系统机制方面,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我国的森林防火意识,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薄弱,以及我国对防火体系的建设,相对来讲发展较为缓慢,对于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和一旦发生火灾的,应急预警机制都有待提升,希望有管单位和相关的林业部门,对于森林火灾的防治的方法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春林.新时期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6(7).

[2]何铁岩,邸鑫.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综述[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297-297.

[3]苏仕龙.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科技,2017(32).

[4]郭顺炳.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6(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