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对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概述

贺惠群

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67

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能源消耗量日渐增大,低碳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规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具有专业性、技术性与前瞻性的公共政策对与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的低碳城市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还必须不断完善建设低碳城市的方法理论体系,早日实现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

关键词:低碳城市;理念;城市规划

1.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而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低碳城市”的内涵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必须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能源低消耗和CO2低排放。低碳城市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优先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在城市建设中要求推动地方政府与金融企业的政策激励与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广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

2.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而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因此中国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发达国家不同,具有独特的特色。我国低碳经济研究以低碳技术为主,而以低碳导向的城市规划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方伟坚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潘海啸等提出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主要从“紧凑城市”、“发展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公共交通导向”和“土地混合使用”等方面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探索;顾朝林等对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陈飞、诸大建分析了低碳城市指标构成和发展模型;辛章平、张银太对低碳城市构成进行了阐述,主要探讨了开发低碳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方面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方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公布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主要从居住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等层面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评价体系。学者们尽管对于低碳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研究的方法、视角不同,但在相关的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低:低碳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要同经济发展相结合,努力做到双赢。

3.构建低碳理念下城市规划的策略

3.1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低碳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制定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这四个方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产业方面提出从单一制造型经济向高科技研发型经济转型,产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方面提出营建步行范围内可达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方面提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和生态环保的人工环境;资源、能源方面提出低碳节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积极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

3.2加快城市的建设,坚持小成本发展之路

城市的建设必须依托于土地之上,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就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步伐。为此,要加快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发展步伐,需要坚持走低投入、低能耗的发展之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巩固政府的地位,并且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政策,鼓励那些用地较少、效率高的经济发展形式,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严格把握各种用地的比例,坚持走小成本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针对城市的规划布局,要尽可能的做到统筹兼顾,对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企业可以进行集中规划,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杜绝出现非法占用耕地等的现象。在招商建厂时,要充分考虑城市产业的结构链,不要盲目的引进,要坚持走小成本的发展之路。

3.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模式

生产企业要调整产业的结构框架,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对于那些传统的产业和落后的设备,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改造更新,以便各种物质资源能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循环使用,达到减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实现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此外,还要扩宽企业产业的生产面,向多元化发展,提高对低碳型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建设和培养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的规划要借助当地的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生物能、绿色物流以及城市垃圾发电等低碳产业。把低碳化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平衡发展,以此构建低碳、经济的产业模式链。

3.4低碳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布局对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增加交通出行的次数和距离,人为增加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并且,城市的空间形态对城市运行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因而,在城市规划初期,引入低碳的规划理念,对于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空间布局,实现低碳化,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职住平衡,即就业-居住平衡,首先是土地的混合使用,使在一定规模的地块上就业和居住人数大致平衡。其次是街区功能混合,在同一街区的土地利用性质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通过多种功能在水平、垂直层面和不同时段的混合,使街区具有持续的活力。通过合理空间布局,可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降低交通碳排放,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二是绿色布局,在保证一定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实行绿化带、小公园在空间上分散设置,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建筑的供冷需求。

3.5低碳建筑

在低碳城市规划中,要利用不同的建筑标准进行合理控制,使建筑物达到低碳的目标。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筑节能标准。现阶段采用较严格的是公共建筑50%和住宅65%的标准,但与低碳建筑的要求还有差距,在规划中可在现有基础上合理提高标准。第二,绿色建筑标准,即目前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统筹考虑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评价标准,这些都和低碳密切相关。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要综合考虑,低碳建筑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三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指建筑的终端能耗中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目的是鼓励尽可能多的使用太阳能和地缘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

3.6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这是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方式为主。

在低碳交通规划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通过多中心空间布局,缩短居民日常出行距离,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二是优化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工具系统。在控制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同时,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减少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减少交通碳排放总量。三是发达的低碳交通技术。提高车辆技术、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降低机动车单车排放量的目的。四是新能源的使用。通过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和碳中性的生物燃料替代高碳汽油、柴油,通过合理设置充电桩等办法,推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燃料电池的使用。

4.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无论是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是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应该加大对低碳城市相关概念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4(02):22-23.

[2]王建国,王兴平.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城市规划,2015(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