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江前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2

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江前涛

江前涛雷毅

关键词:输电;高压配电;线路检修;发展方向

引言

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应用存在较高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基坑开挖、基础工程施工、杆塔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要点、设备性能检修、塔杆检修、带电检修措施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路径。为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各类针对性故障的处理、作业人员的针对性培训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1电力架空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杆塔质量不完善,发生倒塌

在架空线路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杆塔质量。目前,我国对杆塔建设具有统一的规范标准,符合要求的杆塔设施可以抵抗10级台风,因此,这就对杆塔施工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施工和实践中,许多杆塔设施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规定,尽管可以有效抵抗普通风力的影响,但在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劣质的施工材料,只为降低成本,但却难以保证质量。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在进行杆塔埋设的时候,深度不足,无法保证杆塔设施的承载力,很容易产生倒塌事故。

1.2工作人员操作有误,出现短路故障

架空线路施工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保证,工程技术含量很高,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有限,知识不足,就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失误。架空线路建设很复杂,如果操作有误,就会导致线路结构混乱,不利于施工正常进行。工作人员若是没有对其他装置进行严格的检查,就可能会出现短路故障。发生短路后会诱发火灾,因此,短路故障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1.3线路遭到雷击,出现安全事故

架空线路很容易遭到雷击,出现故障。架空线路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一旦出现雷电天气,就会导致架空线路的导电性能大大提升,从而产生雷击事故,线路被烧毁。因此,要加强防雷措施的应用,避免架空线路遭到雷击。此外,由于线路本身质量问题,也有可能会产生雷击安全事故。

1.4自然条件影响,施工质量有待完善

架空线路很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从而出现故障。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影响线路施工质量,因此,要合理选择施工地点,加强对恶劣天气、环境的防范。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合理控制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等。

2高压输电线路检修

2.1做好现场检修工作

对于输电线的管理,平时都要按照管理计划执行,做好定时定向检查工作。但目前,每天都处于用电高峰时期,应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检查。首先,在检修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素。在进行检修作业时,要将危险因素分析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进行把控。二是,检修质量控制。在此过程中,有必要规范检修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检修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确保工作现场秩序良好。同时,现场检修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履行职责,检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修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相应的工作,按照检修工序、流程开展工作。只有在完成之前的程序和流程,并核对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程序。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应值班监督。加强输电线路管理可以减少事故,提高电力安全。

2.2提高线路的防雷效果,加强对电击问题的管理

首先,要保护防雷线的线框,做好防雷击的准备工作,对杆塔进行完善,提高杆塔的抗雷击能力;其次,做好引雷工作,增强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线路触电问题线路触电现象会给线路检修人员带来人身危险,有关管理人员应把线路检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避免线路触电。在输电线路检修方面,要保证检修人员使用工具的绝缘性,要保证检修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进行电路检修。线路检修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做好杆塔的监护工作,保证线路检修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2.3做好绝缘子的检测与管理,注重离线检测设备的应用

绝缘检测是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线和离线检修是绝缘子检修的专业方法。绝缘检测必须检测绝缘电阻和电压,线路检查员应定期检修绝缘子,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和劣化率检修绝缘子。此外,还要做好输电线路沿线的树木检测工作,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此外,应加强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不仅要提高输电线路的检修技术水平,还要对检测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分层次加大管理。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检修是输电线路检修的重要工作,想要掌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就要运用离线检测设备技术,提高检测水平。

2.4搭建无人机巡检系统

利用无人机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需要搭建一套相对完善的无人机巡检系统,整个系统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空中平台和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可对无人机的巡检路线进行规划和上传,并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进行实时同步显示,控制机载传感器。飞行平台接收到地面控制站上传的巡检线路规划后,可对线路上的设备进行拍照和摄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回传给地面控制站。

2.5建立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运行期间电气设备绝缘系统出现故障时,绝缘材料会被击穿,进而发生放电现象。局部放电介质局部会破坏,绝缘介质会变得电气强度降低。局部放电发生后,放电周围将会加大收缩或膨胀的程度,周围气体体积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此时超声波信号的合理应用,完成相关的检测任务,即根据局部放电释放的超声波信号的相关特征,完成对应的基本判断工作。检测实施过程中,科技借助记录仪和探测仪等各种检测设备完成相关的检测任务。通常来说,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高压开关柜外壳,声电转换元件作为压电晶体。若局部放电发生在装置运行中,此时声波信号将会发生在开柜表面,通过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合理完成相关转换,从而警示有关工作人员,使其对自己的管理行为有一定的约束。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抗干扰拥有特强的能力,当局部放电出现时,高压开关的具体运行状态可准确的进行判断。检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格外关心的是,开关柜的复杂绝缘结构、周围的干扰噪音、这些对超声波局部放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实际结果和最终检测报告与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3配电网架空线路运行维护的发展方向

3.1通过无人机巡视,实现准确定位

近年来,卫星导航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带给了各行各业质的变化。在电力线路巡视方面,无人机的介入,结合卫星定位和网络系统,能够将巡视的实时信息进行传输,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在特定位置上存在的具体故障,通知故障周边附近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检修。

3.2无人机实现线路巡视和图像的采集

我国无人机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和科研,近几年在在电力行业得到应用。通过在无人机上安装摄像机,能够实现线路的巡视功能,对线路和绝缘子进行拍摄。工作人员负责对无人机实施远程操控,就可以实现多次巡视,并通过数字转换和存储系统,将巡视的图像等信息资料带回到工作站,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和影响进行判断和决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效的修理举措下,可以完成对输电与高压配电架空缆线故障的合理处置,并且通过对其施工过程的高效解析,可以完成对这部分缆线的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斌.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9(01):59-61.

[2]李江山.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30-31.

[3]王晓丽.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作业管理浅谈[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1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