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大德吉

大德吉(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西藏林芝860000)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孕妇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产妇及新生儿采取正确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妇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180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提高了母婴安全、健康保证。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44-02

1、引言

剖宫产,或称剖腹产,是外科手术的一种。手术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用以分娩出婴儿。通常剖腹生产是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但近来有部份剖腹生产被用作替代本来的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腹生产不应超过15%,以5-10%为佳。剖宫产优点是不必经历分娩阵痛、产道不会裂伤、没有难产的忧虑;其亦有缺点,如大出血或麻醉的危险,比较容易产生血栓造成生命危险或术后伤口感染化脓等,胎儿未经产道挤压,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并且手术伤口大、创面广,较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继成功完成手术之后的又一关键步骤。随着我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剖宫产指针的放宽,剖宫产手术的普及,并发症似有增加。现将对剖宫产产妇的术后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临床资料

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180例,年龄18岁~45岁,其中因头盆不称及臀位25例,巨大儿2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0例,社会因素(因家属和孕妇要求选择分娩时间)10例。

3、护理体会

3.1病情观察

3.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产妇剖宫产手术返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保暖。遵医嘱腹部切口压沙袋,6h后取下。接通尿管并妥善固定于床旁,观察尿液性状、颜色及尿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漏液。严密观察产妇神志、面色、尿量及子宫收缩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术后一般持续心电监护6h~8h,密切观察产妇呼吸、脉搏和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由于少数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反应,因此应观察产妇有无低血压,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并注意呼吸频率、幅度。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3d内产妇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称术后吸收热,属正常范围,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手术3d后仍有发热,应引起重视,寻找发病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必要时给予加强抗生素控制感染。

3.1.2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一般情况下,术后宫底平脐或脐下。若患者宫底脐上或更高,则考虑子宫出血或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影响子宫收缩,要主动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处理时可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剂。产妇返回病房后我们遵照医嘱常规给予静脉点滴缩宫素或肌肉注射缩宫素,因此未发生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阴道流血的情况。

3.2体位护理

将手术患者安置于适宜房间,了解术中有无异常变化。剖宫产术大多采用锥管麻醉,术后6h内去枕平卧,6h后可取半卧位,并鼓励产妇床上多翻身活动,以改善肠道通气功能,松弛腹肌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恶露的排出,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使产妇感到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此外,我区地处高原,冬天气温较低,术后产妇下肢感觉尚未完全恢复,故放热水袋帮助产妇保暖的时候应当注意水温,以免烫伤。

3.3心理护理

3.3.1患者心理情况尤为重要。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同时产妇对切口瘢痕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以及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使产妇产生心理负担,加上长时间卧床,产妇出现腰酸、背痛、焦虑、失眠等,因而拒绝检查和护理。护士应主动进行宣教,安慰患者,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3.3.2术后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根据产妇的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早下床活动可促进子宫复旧,利于伤口愈合,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肠粘连。同时应鼓励产妇咳嗽排痰,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

3.3.3术后鼓励产妇尽早母乳喂养,一般术后一小时内婴儿与母亲尽早接触,一则初乳营养价值较高,含较多免疫物质及高蛋白成分;二则交流母婴之间的感情,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三则通过婴儿对乳头的吸允,有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促进伤口早日康复的作用。

3.3.4术后产妇可能出现伤口疼痛,尤其在术后48小时,因此一般才去术后镇痛(即保留术中椎管麻醉管,术后自动定量排药48小时),对于不适宜术后镇痛的产妇,夜间给予适量止痛针剂缓解疼痛,利于产妇休息。此外,产妇子宫收缩亦会引起腹部疼痛,尤其是经产妇,生产前,先告知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会出现下腹疼痛,使产妇有心理准备,有助于适应术后的不适。

3.4会阴、乳房及皮肤护理

3.4.1会阴护理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嘱咐产妇勤换专用产妇垫,并且每次高锰酸钾稀释温水冲洗会阴两次。

3.4.2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擦洗乳头。乳汁分泌过多时,婴儿又不能吸净,应将多余乳汁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如乳房胀痛,可协助产妇按摩乳房。

3.4.3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产褥期产妇身体虚弱,出汗较多,应常更换、清洁衣裤,由于恶露污染应勤换一次性消毒会阴垫。护士应加强宣教,协助术后患者翻身及侧卧位。

3.5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因麻醉药效尚存,为避免咳嗽、呕吐等,临床上仍主张术后禁食6h,以后根据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鸡汤等,可利于促进肠蠕动及尽早恢复肠道功能,避免引起肠麻痹、肠粘连,肛门未通气前忌食甜食等产气食物,防止肠胀气。等胃肠功能恢复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或恢复正常饮食。术后一周,一般鼓励产妇多饮水,及时排便,以利于恢复。

3.6母婴同室

给予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利于母亲子宫复旧,减少产后阴道流血。

3.7出院前宣教

出院指导加强营养,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42天进行产后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术后应避孕三年。尽早做适当的复检运动,利于身体的恢复。

4、结果

例产妇术后平均住院5d,术后2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无感染发生,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术后无1例子痫发生,术后无发生失血性休克案。

5、体会

5.1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产妇及家属感到被关心及重视,从而使护患距离逐步缩小,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了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5.2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在护理人员少、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输液知识,不但使静脉输液的操作过程变得流畅,而且使整个输液过程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5.3促使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要提高静脉输液知识的宣教质量,就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对新药知识的了解,特别要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输液过程中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6、总结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安全性逐渐提高,以及保护母婴安全的社会需求不断上升,要求剖宫产手术的孕妇愈来愈多,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对护理要求也愈来愈高。虽然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质量不断提高,术后镇痛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先进仪器的临床应用,但仍有不安全的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针,适时地进行剖宫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整个过程中,提高术后护理水平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护理工作对降低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从更多方面继续总结和学习,不断提高,使产妇从身心都更好恢复,新生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