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后细菌及真菌感染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后细菌及真菌感染的分析

盛玉萍

盛玉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30001)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86-02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虽然有报道骨髓移植可治愈该病,但因为相关费用大、移植供者不易匹配,以及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等原因,化疗目前仍是大多数病人的治疗手段。白血病区别于其他实体肿瘤,治疗后致严重的免疫造血功能抑制,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成为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1]。通过分析我院近10年就诊我院的初治急性白血病人287例,提出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

2002年至2012年就诊我科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共287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4例。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检查确诊,诊断以及疗效标准参照文献[2]。

2、结果

2.1、细菌及真菌感染率以及与死亡的关系

10年内287例白血病患者其中初次诱导治疗过程中合并有感染的患者共221例,占总病人数的77%,其中考虑真菌感染的患者为54例,占总患者数的19%左右。细菌及真菌感染与死亡的关系见表一。

表一:细菌及真菌感染与病死率的关系

组别例数死亡例数病死率(%)

细菌感染组2214219

真菌感染组542139

注:P<0.05

2.2、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最常见于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泌尿道、肛周等,其中细菌及真菌分别构成比见表二。

表二: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后细菌及真菌感染部位构成比

感染部位细菌感染例数细菌构成比真菌感染例数真菌构成比

呼吸道11552%4074.1%

消化道8438%611.1%

泌尿道94%47.4%

肛周136%47.4%

总计221100%54100%

2.3、白血病类型与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关系

本组患者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3例,细菌感染为127例,感染率为73.4%,真菌感染为31例,真菌感染率为17.9%;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4例,细菌感染为94例,感染率为82.4%,真菌感染为23例,感染率为20.1%。两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

2.4、粒缺与感染的关系

本组患者中全部经过了粒缺阶段,但明确感染发生在粒缺期的患者占感染患者的78%,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相同。

3、讨论

本文讨论群体中细菌及真菌感染率与其他类似文献报道相符,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感染率,与患者本身疾病的造血功能异常有关,同时还与疾病化疗后患者长期处于骨髓抑制状态有关,总的来说与患者自身免疫体系不健全有关。笔者认为本实验中探讨的几个关键点可为实际临床护理工作指明重点。

首先,患者是否处于粒缺状态与感染率存在较大关联。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处于粒缺阶段的患者需要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制度,严格控制探视,加强病房消毒工作,有条件者可转入单人病室或层流室,接触病人前洗手,戴口罩。1、手是交叉感染的媒介,有报道洗手后,手部细菌数可降至未洗手前的1/15,操作前手部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2、控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时间,有感染者不得人室。病室地面、物品每天用消毒液拖擦2次,空气每天臭氧消毒1次。

其次,无论细菌还是真菌均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有资料显示呼吸科住院患者上呼吸道带真菌率为15.26%[3],内科住院患者的黏膜部位带真菌率为49.9%[4]。宿主的免疫状态及黏附受体的生化状态也影响白色念珠菌的黏附,免疫力低下者易受感染。提高免疫功能,加强口腔护理,碱化口腔有利于阻止真菌从上呼吸道向下蔓延。同时积极预防用药也是必要的,对于免疫力低下患者,预期存在较大真菌感染风险的患者可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等药物预防治疗。其次,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也需要遵守,在长期广谱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下,会破坏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为真菌感染提供了可能。

本组粒缺阶段出现感染的患者占全部感染患者的78%。另外,白血病病人合并感染的显著特点是部位、体征不明显而病情发展迅速,发热最多见,往往也是惟一的征兆[5],所以对于粒缺阶段的患者要认真做好护理,反复多次收集疑似感染灶的标本,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尽早明确感染部位与感染菌,指导合理用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粒缺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景苏,蔡长春.78例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88-889.

[2]肖志坚,郝玉书.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现况[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04):275-278.

[3]滕维亚,宁昌,章涛,等.呼吸内科患者呼吸道带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1123-1124.

[4]郑岳臣,邬焱卿,谭志建,等.住院病人带真菌情况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1995,75(09):552-556.

[5]任延玉.肿瘤患者的并发感染及其防治[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04):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