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张自强

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400

【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治疗中应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肛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疼痛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不仅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而且并发症少,疗效更明显,值得借鉴。

【关键词】肛瘘;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

肛瘘属于临床常见肛门疾病,尽管其属于难治性疾病,但手术治疗本病依旧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首次提出者为泰国学者,相比传统手术而言,可完整保留括约肌,且局部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1]。国内近几年也逐渐将这种手术方案应用在肛瘘中,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肛瘘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均为我院接诊的肛瘘患者,纳入时间2014年5月-2016年5月。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肛瘘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造血系统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甲亢等患者。随机分组研究,各自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0-71岁,均值45.7±4.3岁。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2-70岁,均值45.4±4.6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术治疗,术前口服乳果糖,常规备皮,术前半小时常规应用抗生素,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确定瘘管位置,沿外口切开皮肤黏膜与瘘管等,之后修剪皮缘,确认无出血则缝合、包扎。

1.2.2研究组:本组患者采取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术前处理方式同对照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暴露病变部位后找到瘘管外口,探查瘘管情况,经瘘管沿肛缘括约肌实施弧形切口,控制切口1.5-2.0cm,分离横断瘘管;用可吸收缝线缝合瘘管内括约肌侧口,之后将括约肌往外分离,刮除感染肉芽组织,以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然后以合适规格真皮组织补片,完成后缝合固定,最后修剪补片与肛瘘栓,确保和皮肤平齐,并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疼痛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3]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切口愈合良好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切口愈合基本良好为有效;治疗后未能达到前述标准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采取统计学分析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组间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组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为2.34±0.8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31±1.23分;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8.41±3.38d,显著短于对照组24.78±5.23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8/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肛瘘作为常见肛肠科疾病,在直肠疾病中占了3.6%,主要表现有肛瘘外口反复少许血性流出、黏液分泌物、脓性等[4],会对肛周造成刺激,使得肛周有潮湿感与瘙痒感,严重情况下会有湿疹,严重影响了外口愈合,且瘘管形成脓肿等,导致患者有疼痛与乏力,影响正常生活质量,需加强重视。

我院针对接诊的80例肛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传统切开术治疗尽管属于比较有效的手术方案,但术后可能会损伤肛门括约肌,甚至诱发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倾向于微创疗法,清除瘘管同时还可保护肛门功能,手术疗效明显,而且术后恢复快,术后能维持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2009年Rojanasakul等学者详细描述了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步骤,指出该技术疗效确切,若能注意手术细节,则可促进手术成功;同时术后疼痛、尿潴留等更少,操作更容易、安全性高、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痛苦小,相比传统切开术而言效果更为理想。本次研究并未对随访结果进行调查,但同类研究中指出远期并发症也要明显低于传统切开术治疗,尤其是大便失禁、排便困难更少,可见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对肛门括约肌损伤极小,使得肛门功能得到保护,减轻了肛门溢液。国外相关研究中指出肛瘘采取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治愈率高达68-86%,最高可达到95%,可见该术式真正实现了微创化、费用低、创伤小及完全保留括约肌功能等优势[5]。不过,为了确保手术效果,术前还要严格检查病情,严格手术指征,充分做好肠道准备,术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执行。

综上所述,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不仅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而且并发症少,疗效更明显,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崔金杰,王振军,郑毅等.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1232-1235.

[2]武文静,杨关根,杜忠举等.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25(12):1194-1197.

[3]陈哲,郑毅,王振军等.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7):512-515.

[4]陈豪,杨柏霖,杨光等.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8):825-829.

[5]田颖,张忠涛,安少雄等.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2):12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