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英1许建琴2

阿勒泰市团结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6500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地两个社区自愿参与研究的158例和14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连续护理模式,而对照组进行一般管理。结果: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情况、行为改变情况、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对管理的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的连续性护理干预可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对患者情绪、不良行为、相关症状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慢性病;连续护理模式;自我管理;自我效能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疾病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临床治疗缓解后出院的病人有25%~40%的复发率,部分病人还存在多次复发的情况[1-2]。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降低老年慢性病的复发率是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慢性病的管理不可能完全依靠住院和门诊治疗,因此社区服务可发挥积极的作用。以社区为平台的连续护理模式简单易行、效果显著,适合我国国情,其重点在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本文对比了连续护理模式与普通社区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市某社区的慢性病患者128名作为干预实验组,同期另一社区的117例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对调查均完全知情且自愿接受调查,随访时间均大于一年。实验组男61例,女67例,平均年龄(60.24±10.96)岁;对照组男59例,女56例,平均年龄(59.86±11.0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3]

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以社区连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一般性的社区随访管理。

连续护理服务主要包括:

(1)出院前评估;

患者出院时,主管护师对患者的康复状况、心理需求、应对方式、家属支持情况、经济状况等进行评估,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建立护理档案,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和联系卡等。

(2)连续护理措施;

①电话回访;出院1周内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主要包括问候语、症状评估、健康教育及情感支持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自我护理、服药情况、预防并发症、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生活习惯、复查提醒等。

②随访;出院后1个月内开始进行上门随访,此后每个月上门随访一次。询问近期病情与服药情况,了解其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出院指导内容的实施情况等;然后对患者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宣教,强调按时服药、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后,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预约复查时间。随访中,参与者应注重对患者的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每次随访均填写“随访登记表”及其他相关评价表,记录随访情况。

③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协助患者评估判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相关咨询。同时,时刻注意患者情绪状况,当其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时,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助其保持平和。此外,重点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监督其保持规律用药、合理用药,尽量不要突然停药;另外,协助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鼓励其适当加强户外活动和社会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④社区集体健康讲座;

定期在社区进行集体讲座,社区主管护师负责对随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解答和强调,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讲座结束后,组织患者进行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教训。

1.3评价指标与方法

随访时,采用统一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分为慢性病知识的熟悉程度(满分100分)和自我效能指标两方面。

用管理率和控制率来评价总体指标;用防治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指标、行为改变率和管理满意率等来评价个体指标。管理满意率指组内患者对自我管理效果感到满意的患者占总数的比例;行为改变率指组内至少改变一项不良行为的患者占总数的比例。

1.5统计方法

建立Access数据库,利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慢性病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行为改变率、服药依从率、护理满意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慢性病知识评分

实验组干预前后知识评分分别为(81.24±8.76)分和(88.91±9.07)分,对照组、分别为(80.03±10.27)分和(76.52±12.71)分,两组的知识得分均有提高,且实验组干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慢性病患者的不良行为改变情况、服药依从情况、对管理效果的满意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1年的随访期较短,干预程度未达到显著效果。经连续性护理和一半社区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知识得分均有提高,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自我效能指标方面,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对慢性病患者实施连续性干预,可促进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自我效能的提高。

综上,社区慢性病的连续性护理干预可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对患者情绪、不良行为、相关症状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雪娇,方红正,刘娜等.护生在社区慢性病随访中的角色功能及获益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0-12.

[2]肖燕,李红玉,张颖等.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用药安全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17):83-86.

[3]陈洁,杜雪平.家庭保健员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1):3553-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