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的临床观察

董芬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22300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78例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的效果和副作用。结果62例患者口服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孕囊组织排出,十天后复查提示宫腔内膜样回声;13例排出孕囊组织后十天复查提示不全流产后行清宫术;3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当天未能排出孕囊组织,予行负压吸引术。78例患者无一例大出血。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疤痕子宫;剖宫产后一年;早孕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比例也在增加[1],但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处尚未完全恢复、子宫收缩欠佳、子宫颈口较紧、剖宫产术后子宫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子宫位置固定等,加大了手术流产的操作难度,本文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效果较为满意,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住入院的78例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23例为二次剖宫产术后;停经时间5-9周,平均停经时间7.2周;末次剖宫产术后时间2个月-1年,平均剖宫产术后7.5个月。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排除疤痕处部位妊娠,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均正常,无心肺疾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排除伴有药物过敏史,使用前列腺激素类、米非司酮等药物禁忌症的患者。

1.2方法

前后两小时内禁食水,共治疗三天;治疗第四天,患者空腹服用600ug米索前列醇,服药后观察患者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如在服药过程中阴道流血量增多,则不管妊娠组织是否正常排出,及时采取清宫术治疗。

1.3观察项目和评定指标[2]

观察口服药物后阴道流血情况、妊娠物排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1)完全流产:口服米索前列醇当天孕囊完整排出,阴道流血少,10天后无阴道流血,复查彩超提示宫腔子宫内膜样回声,尿妊娠实验阴性或弱阳性;2)不全流产:用药十天后仍有阴道流血,复查彩超提示宫腔中等回声>1.0cm,探或不探及血流信号,即行清宫术;3)流产失败:用药当天未见孕囊排出,复查彩超提示宫腔内有胎囊,与术前彩超无明显变化,则行负压吸引术。

2结果

2.1患者妊娠组织排出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62例患者口服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当天孕囊组织排出,十天后复查提示宫腔内膜样回声;13例排出孕囊组织后十天复查提示不全流产予行清宫术;3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当天未能排出孕囊组织,予行负压吸引术。78例患者无一例大出血。

2.2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78例患者中,无一例大出血患者,平均失血量约20-50ml,未超过平时月经量。其中5例在口服米非司酮后出现恶心、呕吐,8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出现手心灼热、瘙痒,2例出现腹泻,4例出现发热,嘱患者适当饮水、少食多餐,未予特殊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

3讨论

2010年,WHO的一项亚洲国家抽样调查报告提示,亚洲平均剖宫产率为27.3%,而中国的剖宫产率为46.3%[3]。由于剖宫产手术的增加,终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用于终止意外妊娠及非意愿妊娠已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的临床分析,成功率79.5%(62/79),成功率高,相比较于直接行负压吸引术,药物流产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可用于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终止妊娠方式之一。

但是即使药物流产作为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日渐完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在临床工作中,妇产科医生仍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而对于有剖宫产病史者,应更加积极的对其进行避孕宣教,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同时降低人工流产率。

参考文献:

[1]刘春兰,魏丽惠.倡导产后避孕,促进母婴健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6):381-159.

[2]方芳,刘春兰.剖宫产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年1月第24卷第1期:50-51.

[3]LumbiganonP,LaopaiboonM,GulmezogluAM,etal.MethodofdeliveryandpregnancyoutcomesinAsia:theWHOglobalsurveyonmaternalandperinatalhealth2007-08[J].Lancet,2010,(9713)375:49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