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药理的临床应用

/ 2

浅谈中药药理的临床应用

马兴军1马海萍2

马兴军1马海萍2

(1.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卫生院262600;2.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药剂科262600)

一、中药药理是对中药功效的补充和发展

几千年来,中药一直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应用中药是以中药功效为基础的,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其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调节效应而被人们所认识,它来源于医疗实践,进而指导临床用药。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陈克恢研究麻黄以来,中药药理研究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从起步到发展以及逐渐成熟,其自身的方法学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药药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的机制[1]。中药的形、色、质地、气味,以及其化学成分等自然属性中,其化学成分是其效应属性产生的物质基础。而中药所含化学成分正是中药药理研究的内容之一,因此,中药药理是对中药功效的补充和发展。中药药理研究是将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现代的思维方式应用于中药全面、系统的研究,包括研究中药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及其综合作用。通过发挥高科技手段的作用,拨开中药神秘的面纱,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药的精髓。在此过程中,使传统的中药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更具实用性,使中医药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绝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是相统一的

因为中药功效是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而中药药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的研究,因此绝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是相统一的。如活血化瘀药具有增加血小板cAMP,具有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保护心肌和降低心肌耗氧量;调节结缔组织代谢,促进组织修复作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病原体作用;抗毒素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等。补益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物质代谢;增强神经内分泌功能;延缓衰老等[2]。

三、中药药理的临床应用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

中药药理的临床应用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医药理论来源于医疗实践的总结,绝不能否认其科学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药药理时更不能脱离这个核心。如果简单地按照西医、西药的研究思路,单一成分、对应靶点、一对一的应用,就从根本上脱离了中医药理论强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失去了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等特点,这样即使搞清楚了成分和靶点的关系,因失去了中药的本质,没有了中药的精髓,无疑是失败的做法。如丹参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证明对开胸狗测定冠脉流量或冠心病人测定冠脉血流指数,都证明注射丹参后冠脉血流量增加,成为治疗冠心病的药理学基础。假如从纯药理学理论出发,丹参应对每个冠心病患者都有效,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中药的理论,丹参性寒,适用于热证的冠心病患者,而对寒证效差,这与临床疗效观察是一致的。同样,大黄适用于实热便秘,而不适用于虚证便秘。

中药的性味功效、功能主治是通过中医临床的长期实践,以人体为对象,从整体出发所得出的理论,因此在应用中药药理时,还必须重视整体观。因为整体的实验观察与离体实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少动物实践的结果,并非完全适用于人体。如鱼腥草对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但体外抑菌实验却不显著。又如牡丹酚对狗实验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但对人体高血压无明显疗效[3]。

中药药理多是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而传统应用中药治病仅用单味中药的情况不多,为了提高疗效、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多数情况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应用。而中药配伍后化学成分相互作用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其作用绝不是简单地相加。因此,临床应用中药药理时必须在方剂学理论指导下配伍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药药理时,首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根据证型确定治疗原则。在具体选择药物时,首先选择有此功效又经研究证实确有这方面药理作用的中药。如治疗肺热咳嗽,能够清肺热的中药颇多,选用能够清肺热又经药理证实对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中药黄连、鱼腥草等效果较好。治疗支气管哮喘,选用止咳平喘药中经药理证实具有明显松弛支气管痉挛的百部和有显著祛痰作用的紫苑[4]等根据配伍原则组成方剂,效果理想。

总之,中药药理的临床应用,必须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功效及配伍原则,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中药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小斐,栾好波,王培军.试论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药理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7.

[2].陈冬志,冯浩楼,许文杰.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研究概说.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4):24.

[3].朱学梅.论中药药理学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3):75-76.

[4].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7-103,370-37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