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周脓肿和肛瘘120例临床分析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小儿肛周脓肿和肛瘘120例临床分析探析

黄泽林王沙(通讯作者)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归纳肛瘘挂线法或脓肿切开挂线法,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和肛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治疗后,120例患儿均获得痊愈,术后4—15天挂线发生自然脱落,通过对患儿进行三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创口愈合较好,没有发生肛门失禁、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肛周脓肿以及肛瘘患儿采用肛瘘挂线法或脓肿切开挂线法,并配合紫草油外用治疗,能够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小儿;肛周脓肿;肛瘘;

肛周脓肿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通常是由于肛周皮肤黏膜下以及肛周间隙位置所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加之迁延不愈极易形成肛瘘[1]。此外,由于小儿肛管较短且肛门发达,往往会因便秘、腹泻等情况,导致损伤肛门隐窝以及肛管皮肤,造成肛门感染甚至形成脓肿,因而增加了肛瘘以及肛周脓肿的发病率[2]。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我院近3年收治的肛周脓肿及肛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9年6月,将120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105例,女患儿15例,年龄1—6岁,平均(1.0±0.5)岁。疾病类型:肛瘘22例(高位性4例,低位性18例),肛周脓肿98例(单纯性88例,复杂性10例)。

1.2方法

采用肛瘘挂线以及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法,并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具体流程为:首先医护人员应协助患儿处于截石位,并进行常规铺巾消毒;其次在对患儿进行麻醉后,开展探针探查、美蓝染色等方法对内口、主管道以及支管道的走向、位置以及数量等进行清查;再者采用钝头银针连接橡皮筋自瘘管外口穿入,并用左手食指在直肠内进行引导,从瘘管内口薄弱处穿出;同时按照瘘管大小,确定用单股还是双股牵引橡皮筋,对于肛周脓肿波动明显的位置,应用小尖刀做3—5厘米创口,并排除脓液,把创口作为外口穿入连接橡皮筋银针;最后用刀片划开内外口表面皮肤,结扎并收紧橡皮筋,同时还应注意松紧度,以保护小儿肛门括约肌以及肛管直肠环。此外,每天还应用聚维酮碘稀释液进行外洗或坐浴,紫草油涂抹手术切口,并利用橡皮筋连续切割作用,加之中药浸泡以避免出现瘘管死腔,等到橡皮筋自然脱落。倘若挂线比较松弛,应及时收紧橡皮筋再次进行结扎。

1.3疗效判定

痊愈:肛瘘内外口全部闭合,开放创面全部修复,通过3个月随访没有发生复发。未愈:肛瘘内外口没有闭合,管道内依然有分泌物流出,且3个月内再次复发。

2.结果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120例患儿均获得痊愈,术后4—15天挂线发生自然脱落,通过对患儿进行三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创口愈合较好,没有发生肛门失禁、狭窄等术后并发症。

3.讨论

肛周脓肿与肛瘘二者之间存在及其紧密的关系,同时二者均属于同一疾病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据郑磊、韩碧波等[3]学者研究发现,大多数的肛瘘患者通常与外伤存在较大的关系,且均与肛周脓肿有关。以往在治疗小儿肛瘘时,常采用切开引流的手术方法,该方式虽然能够对肛瘘进行切除,然而由于病程时间较长,疼痛程度较大,从而降低了临床效果。挂线治疗在中医学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其原理主要为在切割线向前切割的过程中,所切割过的组织能够快速愈合,从而有效避免了死腔。挂线法在对肛周脓肿与肛瘘治疗后,不但能够确保原组织的诸多功能,同时还能充分暴露瘘管,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从而消灭死腔。然而挂线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括约肌造成了损伤,所以对于多个位置发生肛瘘的患儿应分次进行手术,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4]。倘若对肛周脓肿单纯的采用挂线治疗,由于小儿皮肤组织的柔韧性较差,极易造成假道,以至于降低了临床效果。由于单纯的对肛周脓肿患儿进行切开引流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极易迁延为肛瘘,所以通过对肛周脓肿患儿在波动最敏感的位置进行切开排脓,并将切口作为瘘管外口作为挂线治疗部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肛周脓肿复发以及形成肛瘘。此外,在对患者挂线治疗后,通过对患儿进行中药外洗或坐浴,能够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紫草油方中:紫草具有解毒祛斑、清热消肿、治烫伤的功效;当归能够起到润肠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地黄可起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白芷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效果;防风能够起到胜湿止痛、祛风解痉的作用;乳香可起到消炎防腐、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没药具有消炎防腐、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效果。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5],通过将上述中药合用具有凉血解毒,化腐生肌的作用,能够显著起到预防湿疹、疮疡等疾病。在治疗小儿肛周脓肿和以及肛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下两点,其一:在对患儿肛门进行指检时,由于无法触及明确的瘘管直肠内开口,所以应按照瘘管的走向,并用钝头银针探查直肠内最薄弱的位置,同时还应用左手食指在直肠内进行引导,直至钝头银针顶住肠内食指,用力穿出。倘若两瘘口距离较远,因而早术后一周内应对橡皮筋进行收紧,在次进行结扎,而收紧后的橡皮筋大约在1—3天内发生自然脱落。其二:由于患儿纯阳之体,手术切口生长愈合较快,应充分换药预防假性愈合的可能,提高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顺心.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肛周脓肿、肛瘘和直肠阴道瘘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20):1439-1442.

[2]王猛,王贵玉.2016年版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肛周脓肿、肛瘘和直肠阴道瘘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2):71-74.

[3]郑磊,韩碧波,魏海东,等.术后肛周感染患者行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的临床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818-1820.

[4]刘学,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何雨倩,等.结核性肛瘘抗结核治疗前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改善病人预后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1):60-64.

[5]董树江,徐伟,喻强,等.结合会阴部MRI行扩创引流术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7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