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

张海燕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行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前后的心功能和肾功能。结果行急救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量、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出现了明显改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数据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效果;急救

病毒性心肌炎是患者自身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坏死或纤维渗出而引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人次也不断增长[1]。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动态心电图异常等临床症状,一般来说,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只会对患者心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急性心力衰竭引起急性肾衰竭时,患者的病情会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2]。因此,临床上对发现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必须尽早予以急救,才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院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该类患者44例进行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44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入院诊治时通常表现出高热、咳嗽、呕吐、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有3例患者甚至发生休克。在入院治疗24h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无尿或少尿的情况。4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从21岁到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3.1±2.2)岁。

1.2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3]:(1)年龄≥18周岁,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均自主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患者在入院诊治中,符合我国规定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确诊标准;(3)心电图发现,患者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或ST段抬高,形成Q波;(4)实验室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所有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高于正常人水平;(5)患者对研究中所采用的急救药物均未出现致敏反应。

1.3急救治疗

对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立即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对需要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患者,在急救前,在其双足的足背动脉处做血液循环标记,加强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后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立即给予漂浮电极临时起搏器;频发室速和室颤的患者,则给予电复律和盐酸胺碘酮静脉泵治疗,恢复窦性心律;对SPO2<0.90的患者,则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办法。与此同时,44例患者均接受床旁血液过滤治疗。

1.4急救护理

对所有接受急救治疗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行急救护理,其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针对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患者,医护人员在术前要对患者双足的足背动脉处做血液循环标记,便于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四肢的血液循环情况予以观察记录;在术后,医护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调节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术中医护人员要配合临床医师对患者导管长度进行测量,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配合临床医师采取急救措施。术后定时观测植入反搏泵的效果,做好导管清洁和护理工作。

(2)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其植入漂浮电极临时起搏器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心电监测仪器的记录,如患者出现房性期前收缩,立即告知临床医师,并配合医师对球囊充气护理;如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则协助医师确定固定部位。并在术后安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平卧体位,在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的同时,禁止患者随意改变体位,以免影响起搏器正常工作。

(3)对入院诊治中存在室颤和室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仔细分析患者入院资料,追查病史,并与患者就其病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室颤或室速病发史;为患者适当补充所需电解质,并为患者制定含钾食物食谱,提高患者血液中钾浓度,纠正低钾血症;在此类患者床边常备除颤器,一旦患者发生室颤,立即除颤。

(4)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其所用通气机械进行日常清理,保证呼吸机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每日对呼吸机的气管插管长度予以检查记录并确认固定良好。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对其予以人性化护理措施,主动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和合理需求,鼓励患者采用呼吸机逐步恢复自主呼吸。由于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激动,影响机械通气效果。医护人员可酌情对该类患者采用束缚带行约束护理。

(5)44例患者均接受床旁血液过滤治疗,因此,医护人员要在患者行血液过滤治疗时,保证血管通道的畅通,提高血液滤过的有效性,且血液滤过通道严禁行输液治疗。医护人员在滤过时,要15min一趟观察患者血液指标数据变化,叮嘱患者不宜在血液滤过中随意改变体位,并对血管导管进行常规护理,防止其因弯曲或弯折导致患者血液不能正常滤过。

(6)在为患者给药治疗时,医护人员要按照主治医师的医嘱为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药物。在为患者提供血管活性药物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血容量预先判断,如患者可能存在血容量不足,则先为患者输液治疗,患者血容量正常,其后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患者输液治疗后并未好转,立即插管行漂浮导管检查,判断是否出现液体量过多的情况,如确为过多,加大利尿剂使用量。

1.5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44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量、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详细记录比较,分析患者接受急救护理的护理效果。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44例患者行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量、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出现了明显改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数据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P<0.05表急救护理前、后指标比较

3探讨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属于较为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炎症范围较广,在病发过程中很容易损害患者心肌细胞,对患者心脏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4]。而且其有着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的临床特点,常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障碍等并发症,如不对该类患者及时行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患者很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5]。因此,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尽早做出病情判断,行针对性急救措施和护理是十分关键的。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抽取的4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行高效、积极的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量、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出现了明显改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数据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肾脏功能在系统的护理后有了明显改善,预后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这与黄云[6]的研究结果是趋于一致的,这些临床数据表明,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行针对性的急救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该类患者行急救护理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见书,汪芳.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6(25):126-127。

[2]刘晓娟.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5(1):130-131.

[3]周舸,陶敏.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17):29-31.

[4]刘素梅,史婷婷.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护理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7(25):3900-3900。

[5]刘贻平.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548-548.

[6]黄云.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1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