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景观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3

养老地产景观设计探析

黄梅

——以上海临港国际健康城景观设计为例

黄梅

(上海临港恒益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306)

【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己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热议话题。养老地产是整个养老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养老地产是解决互助型以及自助型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今后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产项目,养老地产的景观应更注重老年人的使用感受。本文以上海临港国际健康城项目为例,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室外活动需求,提出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思路、原则以及适老化设计体现。力求探索出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以期为今后养老地产项目的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养老地产;景观设计

引言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国家.中国人口基数决定了老龄人口规模十分巨大。根据全国老龄委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推进到30%以上。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我国的养老相关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在今后的几十年,也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养老地产,则是养老产业中的一大重点。目前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美国弗罗里达太阳城中心老年社区、日本静冈县热海老年公寓项目等。中国作为第一个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其老龄化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区别,相关养老产品相对滞后,对老年人居住空间研究局限于建筑设计,而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户外景观设计尚属于探索阶段。

老年人渴望户外活动,乐于交流的生活习性致使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远超普通住宅地产,但这并未在目前养老地产的发展里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甚少,理论基础匮乏,由此伴随而来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上海临港国际健康城景观设计,对养老地产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室外活动需求,提出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思路、原则以及适老化设计体现。

1.项目概况

临港国际健康城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临港产业区,占地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共分6期开发,是由上海临港集团主导开发的健康养老地产项目。项目规划了由邻里中心、银发酒店和商业群组成的“综合服务核”、养老公寓、老年俱乐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生中心和老年大学组成的“颐养服务核”以及医护服务区组成的“两核一区”的服务功能架构,是一个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于一体的新型养老社区。项目地处滨海高尔夫球场、滨海森林公园和上海鲜花港周边,地理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适合疗养和居住。项目建筑设计为中式徽派风格,清雅简淡、含隐蓄秀,建筑类型为多层公寓、叠加花园和联排别墅。建筑密度为30%,绿地率为35%,景观设计风格为“新中式”。

2.老年人对室外景观的需求分析

项目景观设计开展前期,我们即对老年人的景观需求进行了研究。老年人体能下降、行动力缓慢,对新事物辨识认知能力差,这些特点决定他们对于室外景观的使用有着特殊专属的需求。总体归纳下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需求:

2.1功能需求

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场所基本为住所周边的区域范围,活动对象基本也为固定的邻居朋友,熟悉的场所以及人群会给人带来安全感。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活动主要为聊天、冥想、打牌、晒太阳等;动态活动主要有散步、打太极、门球、跳舞、健身等,这一类的活动需要专门的活动场地。老年人对室外的景观设计的功能性有自己特殊的要求,主要包含健身保健、沟通交流、兴趣活动和休闲享乐四个方面。

2.2心理需求

对于室外活动,老年人有特殊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活动,并且自己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渴望。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景观也应做出相应的设计。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外界环境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惶恐。所以,景观设计应尽量避免这种状况,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一种让他们有安全感的空间。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需要体现自我价值,需要社会的认可,而不希望被社会当做“无用”的人。如何体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满足其“老有所为”的价值观,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组织各种竞赛,鼓励老年人参与进来,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老年人的心情才能更加豁达,感觉到被需要,从而体现自我价值,而景观设计需要为这些活动提供场所。老年人喜欢在自己的住所周边,可达性强、方便的空间场所活动。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处处考虑老年人使用的方便性,主路的设计应尽量避免曲折迂回,小品设施的尺度更应符合老年人的使用尺度。

3.项目景观设计原则

本项目通过前文对老年人景观需求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3.1安全便捷原则

安全便捷是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更是为了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年纪大的人反应速度以及行动都不如以前,因此需要营造一个能给人安全感的空间环境。我们在室外空间的设计中重点考虑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空间尺度上的安全感。私密空间既能给老年人有不被打扰的感觉,同时又不至于密闭,并且在视觉上有景可赏;活动空间则需要开敞,这样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二是在材质选择的安全感。我们更要考虑老年人的安全需求,不在室外铺装使用过多的大理石,防止雨雪天气要去湿滑;铺地材料要平整,不适用凸起过多的材质。三是室外照明及标识系统要醒目。室外景观照明应满足老年人的夜间出行需求,要考虑到老年人夜间的视觉障碍。标识系统的设计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做到标识明确,识别度高。

3.2适老原则

养老地产,服务对象自然以老年人为主,在充分了解老年人对室外景观的各种需求之后,以适老化设计为基础,专门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室外活动空间。本项目从各种园林要素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室外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景观家具小品设计以及景观材料色彩的运用等。

3.3生态自然原则

本项目建筑设计为中式徽派建筑,在进行景观风格定调讨论时,我们研究发现老年人喜欢自然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减轻老年人的负面情绪。新中式景观的特色是以丰富的空间处理手法为主,比较符合养老地产的空间设计意图,同时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稳重及品味比较符合老年人成熟稳重的特点。从与建筑风格的匹配以及老年人的景观需求角度考虑,最终确定本案的景观设计风格为“新中式”。

3.4注重细节原则

细节决定成败,针对老年人的养老地产景观设计,更应认真考虑各种细节问题。例如,道路系统要清晰,各级道路铺装明显区分,游步道可间距60米左右在路旁设置座椅,每隔几十米设置扶手,方便老年人休息停靠。在各个活动场地安放应急呼救设施,标识系统要明确,指示牌文字要醒目等。

4.项目设计中适老化特色体现

所谓适老化设计是指“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切实感受老年人对室外景观的不同需求[1],从而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室外景观环境,适老化设计是养老地产项目重要的景观特色体现。

4.1空间设计

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各样室外活动空间,我们在项目设计中将空间分为以下三类:

1、交往空间

老年人退休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容易形成孤独、寂寞、失落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他们需要与周边的人交流,渴望融入社会生活中去,他们希望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份子。根据老年人交往的空间功能和需求,我们又将空间分为大型交往娱乐空间、小型邻里交流交流空间、私密空间和过渡空间。

2、景观体验观赏空间

“享受大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是老年人选择室外活动场地的重要因素【2】”。项目中通过设置花园式的植物配置,轻松惬意的景观场地营造,江南水乡情怀的自然水系设置,形成吸引老年人活动参与的景观体验观赏空间。在交通的便利上一定要极其强调,同时沿途需要布置较多的休憩座椅,使老年人可以轻松愉快地到达目的地。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尽量突出色彩性和安全性,通过色彩的引导,让老年人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景色体验与观赏中去。

3、康体养生空间

老年人除了交流、景观观赏的需求功能外,最大的功能需求就是如何延长寿命,保持身体的健康。在居住区中,康体健身锻炼与养生即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实现方式。在本案中,我们设计了康体健身和养生休闲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康体场地的设计要考虑适老性和安全性,适老性主要体现在器材的选择,场地内的无障碍设计、安全围栏和安全扶手的设计上。养生休闲空间以种植适合老年人的保健植物为主,优先选择可以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可杀菌、香味不要过于浓烈的植物为主,同时在场地外围需要选择屏蔽和降噪功能较强的常绿植物。

4、道路交通

本项目交通设计为人车分流,小区车辆直接入地库,社区内部道路仅供人行,路网设计满足消防及救护车通行要求。道路系统要明确,各级道路铺装要区分开,主路成环,小路、游步道可蜿蜒迂回。道路要做到宽敞平坦,保证无障碍通行。材料选择要避免凹凸不平以及容易湿滑的材料。对于有台阶的地方,要搭配设置坡道和扶手。游步道的步行半径控制在200-300米之间,尽量避免产生过长步行距离,以免让人产生厌倦感。此外,考虑到老年人的体力,每隔60-80米设置休息座椅。

4.2无障碍设计

本项目室外无障碍设计多体现于景观分隔带或是建筑景观交界处,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点:

1.住宅出入口需设有平坡出入口,平坡的地面坡度小于1:20

2.轮椅坡道应设计为直线型,宽度不得小于lm,两边安装护栏

3.台阶踏步宽度大于280mm,高度不超过160mm

4.扶手高度控制在850~900mm之间

5.景观区需设无障碍标识以及无障碍公共厕所。

以上只是本项目中涉及到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一小部分,为了让老年人的出行变得更加简单,无障碍设计及装置在养老社区景观中是不可或缺的。

4.3景观家具及小品设计

景观家具及小品不仅作为景观组团以外的元素成为社区景观设计中第二道风景,同时也是无障碍设计之外的设施,承担老年人日常活动所需的辅助性功能。景观设计中必备的景观家具如照明灯具、休憩设施、雕塑等。针对老年人体能退化的情况,在社区人行路线中布置休憩设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提供休息功能,同样根据座椅的围合感不同的设计也可为老年人提供或私密或有助于交流的空间。

4.4植物设计

养老社区居住主体为老年人,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喜好和适合老年人的安全性,避免有毒、有刺、有害、有飞絮和容易过敏植物的使用。我们在项目的植物设计中,力求为老年人提供具有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考虑到老年人视力欠佳,观赏性的植物尽量选择花大叶大的,便于老年人的观赏。并且多选用常绿植物,避免冬季过于寂寥引起伤感。此外,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寓意,例如松柏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福,月季象征美好,莲象征纯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可以多选用这些有吉祥寓意的植物,激发老年人的生活热情。

引入“植物养生”理念,在社区种植某些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能起到调节人的神经和生理状况的功效,如在养生休闲空间种植丁香,有助人体睡眠,非常有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此外,植物还有杀菌的功能,有研究表明,松科、柏科、槭树科、木兰科、忍冬科、桃金娘科等植物对结核杆菌等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上海地区杀菌力比较强的植物有:银杏、臭椿、构树、悬铃木、碧桃、松柏类等。

5.结语

养老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养老地产作为整个养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满足的不同老年人需求,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老年人景观设计规范。本文以上海临港国际健康城项目作为实践案例,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提出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思路、原则及适老化设计体现,力求探索出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以期为今后养老地产项目的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琳,适老化设计[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2]徐立楹,养老院建筑与环境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