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5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胃肠道间质瘤5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谢辉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5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观察及分析,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针对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相应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分析其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在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胃部肿瘤患者较为常见,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及消化道出血等,肿瘤细胞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两种,良性28例,恶性15例,交界性13例;免疫表达的CD117及CD34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及82.14%,主要以弥漫性阳性表达为主。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最常见的为叶源性肿瘤,多发部位为胃部,形态不一。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消化道系统中最为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之一,随着临床中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表明,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在起源、分化、检测基因及选择特异抗体、临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不断发展及完善。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发病部位较为广泛[1],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上,对患者实施各种临床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提高诊断准确性,还能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促进患者预后[2]。为了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我院针对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收治的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观察及分析,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36:20例,年龄分布在43至86岁之间,均值为(69.35±5.47)岁,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不存在显著的临床症状,一般以黑便、腹痛及腹部包块等为主,部分患者会发生吞咽困难及肠梗阻等症状。

本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川诊断、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后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同意进行此次观察的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严重其他全身性恶性肿瘤现象的患者及不同意此次观察的患者。

1.2方法

针对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相应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选择肿瘤组织较为丰富并含有肠黏膜或胃肠道平滑肌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处理,厚度为3um左右,进行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步法检测,将ph6.0的柠檬酸缓冲液放置电饭锅中煮沸8分钟以上,保温10分钟进行相应的抗原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主要包括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结蛋白、CD117、CD34、S-100、α-平滑肌肌动蛋白、神经丝蛋白、蛋白基因产物9.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等,结果氛围阴性及阳性,当肿瘤细胞质或胞核呈现棕黄色且较为清晰时则为阳性。病理切片检查主要是指标本在镜下观察存档切片,病理切片后选择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并用石蜡包埋的组织块进行相应研究。

1.3疗效判定

分析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2结果

2.1肿瘤部位及分布

表1: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分布

2.2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的瘤体体积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性,最小为0.49·0.68·0.39cm,最大为10.78·15.12·20.06cm;低度危险性的胃肠道间质瘤体积较小,且不存在包膜现象,瘤体表面界限较为清晰,切面表面为编织状,瘤体体积较大,且质地细腻,,能见到出血及坏死现象。肿瘤细胞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两种,良性28例,恶性15例,交界性13例;免疫表达的CD117及CD34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及82.14%。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目前临床中争议较大的肿瘤,广义的胃肠道间质瘤一般分为神经型、平滑肌型、平滑肌-神经混合型及未定义型等种类[3]。现阶段的胃肠道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除外平滑肌肿瘤及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的富于细胞且表达CD117的梭形、多形或上皮样的间叶源性肿瘤。

CD117属于c-kit原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癌基因c-kit在正常的黑色素细胞、生殖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细胞的发育及相应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病理以及混合型病理不同形态区域均表达CD117[4],说明复杂的细胞形态、排列结构及生长方式属于一种肿瘤。临床报道显示,将几乎不存在异型性及肿瘤性坏死、多张切片未见核分裂象的肿瘤初步确定为相对良性,手术过程中已经出现淋巴结、肝脏及腹腔方面的转移现象,脉管内出现瘤栓,肌层可见明显的浸润现象则为恶性[5]。临床报道显示,将几乎不存在异型性及肿瘤性坏死及多张切片未见核分裂象的肿瘤初步认定为相对良性的表现。若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存在淋巴结、腹腔或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现象,且患者脉管内存在瘤栓等现象,肌层能清晰看到浸润的患者则可以确定为恶性。恶性的评定范围还应当是当患者的肿瘤直径在5cm以上时,存在5个/50HPF核分裂象的患者或肿瘤中心出现坏死症状的患者、肿瘤细胞存在异型性,肿瘤细胞生长活跃,且排列较为紧密等,当患者存在以上因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可以确定为恶性。从临床及病理学组织形态学进行诊断为良性间质瘤的患者在2年后若出现肝转移现象则可以判定为转为恶性,说明良性间质瘤存在一定的潜在恶性行为,具有一定特殊的生物学行为[6]。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5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主要分为分为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两种,良性28例,恶性15例,交界性13例;免疫表达的CD117及CD34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及82.14%。

综上所述,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最常见的为叶源性肿瘤,多发部位为胃部,形态不一,临床中应结合肿瘤的组织学形态、体积及生物学行为特征等进行综合判断,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纪军生,汪慧娟,刘泽红.胃肠道间质瘤患者5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2):164-165.

[2]袁倩.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40-141.

[3]谢树瑞,杨宇峰,李镔薇,等.胃肠道间质瘤80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3-5.

[4]聂瑜,付耒,吕国庆.4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8):89-90.

[5]王俊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175-177.

[6]徐志强,唐大荣.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及转移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