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朱育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朱育志

朱育志

(广东鹰视能效科技有限公司528200)

摘要: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负荷率,实现有保有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本文就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管理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指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负荷调整;终端用电效率;综合措施

一、概述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资源规划的新理念,对供电方案和节电方案进行技术筛选和成本效益分析,形成综合规划方案。随着电力供需紧张,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内容

2.1调整负荷,优化用电方式

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按照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安排用电时间,把系统高峰分散,使一部分高峰时间的负荷转移到低谷时间使用,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以求得发电、供电和用电之间的平衡。调整负荷是计划用电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整负荷,可以充分发挥发电、供电和用电设备的潜力,节约电力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

2.2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终端用电设备千万种,消费方式千差万别,因此提高终端效率的技术措施也多种多样。积极推广和使用绿色照明、变频调速、热泵技术、余热利用等技术和设备,改变用户消费行为;积极开发和使用包括热冷联产、清洁能源的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等节电、节能增效新技术。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

3.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措施

(1)峰谷分时电价。分时电价是世界各国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电网不同用电时段实施不同的电价,有利于削峰填谷,其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峰谷时段划分和合适的分时电价。

(2)可中断负荷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是指电网公司和用户签订合同或协议,使用户在系统峰值时或紧急状态下按要求中断或消减负荷,同时给予用户电价上的一定优惠。实施可中断负荷措施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该类用户来说,其代价是停电损失,其效益是减少电费支出;对系统来说,可较少或推迟新建发电厂和电网的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社会来说,可带来整体供电可靠性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污染减少。

(3)季节电价。季节电价是指对水电比重比较大的地区,按照不影响电价总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和平衡丰枯季节电力供求的原则,在上网和销售环节实行丰枯电价,合理安排丰水期、枯水期电价价差。实践表明,实行季节电价对于电网、电厂和用户都能够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3.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措施

(1)负荷管理技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它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由供电公司远方控制用户用电设备的关断,使用户尽可能避开高峰时段用电,移到低谷用电,起到系统削峰填谷的技术措施。进行负荷控制,对供电部门来说,在保证供电和用电电量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少装发电机组,提高现有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用户来说,用同样多的电量可以少花钱。因此,对供、用双方都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蓄冷技术。蓄冷技术就是利用蓄能设备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将系统富裕的能量以冷水或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时让这部分冷水升温或冰熔化而吸收周围热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供冷需求,以达到移峰填谷和降低电网峰值负荷的目的。现阶段蓄冷技术应用的介质主要有水、冰、共晶盐水化合物等。

3.3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措施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措施具体包括:政府鼓励电力企业等各方参与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等制定的行政法规;鼓励企业采用高效节电产品和节电技术;制定降低能源消耗标准和提高电气设备能耗准入制度,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通过减免税收及奖励等政策来支持电力用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3.3.1针对高能耗企业的行政措施

(1)计划检修。工业用户在生产活动中,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对于设备检修周期较长、正常运行能耗较大的工业负荷,将设备检修安排在系统负荷较高的时段,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最大负荷,节约检修成本。

(2)错峰上下班和周轮休。错峰上下班是指用户调整上下班时间,不仅表现在员工作息时间的改变,同时也表现在高能耗电气设备用电时间的改变。以避免同时在系统负荷高峰时段用电,从而节约电力成本,降低系统最大负荷,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实现节能减排目的。周轮休与错峰上下班原理一样,即错开每周的休息日。

(3)高耗能设备避峰用电。高能耗设备避峰用电是指通过让用户改变高能耗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开系统高峰用电时段,缓解系统高峰负荷的压力。不同区域可根据系统高峰负荷缺口制定高能耗企业或设备避峰用电的技术措施。

3.3.2针对空调使用的行政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空调能效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空调能效标准,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空调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确保低效能空调推出市场,提高空调的终端使用效率。

(2)设定适当空调温度。合理地设定房间空调的温度,在短期内可以实现节电、削峰的效果。

(3)引导空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采用部分投资或给予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空调企业大力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效节能产品,努力降低高效率产品成本。

3.3.3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政府有关部门、电力公司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以获取社会的广泛认知和共同参与。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政府有关部门、电力公司和用户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通报电网用电情况、电价及各种优惠政策,保证信息畅通、真实可靠,提高用户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参与度。

(2)通过广播、报纸和电视等媒介向广大电力用户宣传电力需求侧管理知识、节能新技术、新信息、新产品和实施案例等,引导用户科学合理使用电能、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

(3)从基础教育作起,建立非营利性培训组织。在各类学校中设置节电普及教育课程,向广大受教育者宣传节电知识、培养节电习惯,形成全民节电氛围;对建筑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学习现代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增强节能意识。

3.3.4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意义

(1)缓解目前电力供需矛盾,减少电力紧缺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实现电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电力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3)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用电,提高社会的用电水平。

(4)加快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结束语:

电力企业实施需求侧管理势在必行,虽然目前受较多的法规和现状的影响和束缚还无法全面实施,实施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有人说需求侧管理只是一种人为设想的理想,但电力企业的发展经验和国外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力企业实行需求侧管理是节能减排的必然趋势,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坚持实施需求侧管理,才能实现用电双方市场的双赢,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增长。

参考文献:

[1]林敏.九江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能源研究与管理,2014.4.

[2]梁万华.浅析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中国电力教育,2014.6.

[3]胡兆光.加强需求侧管理.中国电力报,2016.6

[4]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