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探讨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张红红

张红红

(新疆喀什市库木代尔瓦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为71.4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疗;兰索拉唑;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56-02

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是常见的急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临床病死率高达8%~13.7%[1]。因此,患者一旦患病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不良后果发生。本文研究中,对2013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1例的临床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6年3月我院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呕血、乏力、头昏、黑便等症状。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18~80岁,平均年龄为(36.4±6.8)岁;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在19~85岁,平均年龄为(38.1±7.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临床症状和失血量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出血较严重者先行血容量补充。准备手术输血时,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急性失血后患者的血液发生浓缩,血粘稠度较高,可先输液;若病情危急时,可输血和输液同时进行;当口才出血停止后,再给予药物治疗。然后,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首次剂量2g,第二次开始1g/次,4次/日,1月/疗程;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胶囊口服治疗,剂量为阶段性改变,即第1~3日内为30mg,1次/8小时;第4~7日为30mg,1次/12小时;第8~28日为30g,1次/日,20日/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2]

止血标准:①大便转黄或呕血停止;②在胃镜下观察无出血表现;③行大便潜血试验为阴性反应;④液体经胃镜抽出清亮无色。以上4项任2项符合均可作为出血停止的判断。显效:24小时内,患者止血完成;有效:72小时内,患者止血完成;无效;患者出血时间超过72小时。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χ2表示,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相应临床治疗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8±15)小时,止血总有效率为71.4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4±11)小时,止血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所示。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炎症或溃疡等,导致食管、胃、胰腺、胆道、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等脏器的黏膜破损、血管损伤,进而产生出血症状。其临床病因很多,以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常见;其次,乙(丙)肝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较常见病因,约占患者总数的20%左右。曾服用过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等药物,或大量饮酒及吃很辣、很烫的食物后,出现恶心、吐咖啡色甚至鲜红色液体,随后伴有黑色或柏油样便者,则多为出血性胃炎所致。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如胃癌、食管和胃肠道肿瘤、血管畸形、贲门撕裂、消化道息肉、出血性疾病等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上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腹膜炎,也可引起窒息等并发症。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做到早期确诊,早期接受有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中,我对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给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止血总有效率仅为71.43%,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胶囊口服治疗,且分不同时间段增加用药量,最终取得止血总有效率达91.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5.5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用药安全显效,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娄晓光,孟庆国,董智宇.31例高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6):405.

[2]张代忠,钱利民.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观察[J].齐鲁药事,2008,27(5):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