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 2

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罗娟陈莉霞叶芳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65500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置换病损或损伤的关节。较常见的是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近年来,人工置换术已成为治疗严重的关节损伤、重建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部分。

1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评定

1.1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膝关节评分标准它分为膝关节和功能评分两大部分。膝关节内容包括疼痛、活动范围和稳定性三项,如有屈曲角度和对线良,根据严重程度扣除相应分值。对膝关节对线正确,活动范围125°,没有疼痛,没有侧方和前后不稳者,满分(100分)。功能评定同样为100分,它分为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及行走时辅助三大项,前后项各50分,根据活动受限程度扣除相应分值。如果患者行走不稳和距离限制,能正常上下楼,则得满分。行走时辅助项为减分。

1.2膝关节置换后总体效果评定术后6个月~1年为评定时间。评分标准为优、良、中、差。优:肌力恢复正常,病人能独立行走无需拐杖辅助,无跛行,无疼痛,能行走较长距离,关节活动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良:长途行走后稍有疼痛;中:行走稍有疼痛,且轻度跛行;差:不活动时也疼痛,需双拐和手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2康复治疗护理措施

2.1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①第二天手术后,从回病房开始计算6小时后才能进食。②练习床上大小便。目的是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注意放置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给女患者使用特制的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使用便盆,增加髋部运动。③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工作:术前洗澡,术晨更换衣裤,取下金银饰品及手表、眼镜、发夹、义齿等物。④学会做深呼吸,利用床上拉手做引体向上或抬臀练习。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不离床,停顿5~10s后放下。⑤学会做肌肉收缩运动和抬腿运动。①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②等张收缩训练:一是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s后放松。二是做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⑥术后体位: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应采取正确的体位。两腿间放梯形垫枕,保持患肢外展及旋转中立位,不坐、不侧卧、正确翻身。⑦心理康复指导: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其主观能动地参与机能康复的训练。⑧指导正确使用拐杖:准备合适的双杖,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防滑),对术前能行走者训练其掌握使用方法,练习利用双拐和健腿的支撑站立,在患肢不负重状态下行走。

2.2手术后护理①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小时,期间请不要抬头及垫枕,同时保持患肢于外展及旋转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梯形垫枕)。②术后24小时内,按摩、挤压术侧小腿肌肉,帮助患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③术后搬动病人及使用便盆时要特别注意,应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动作,以防止脱位。如果病人发生剧烈的髋部疼痛,患肢呈现内旋或外旋位时,应立刻报告医生,进一步明确有无脱位的可能。④多食高蛋白(瘦肉、蛋、鱼等)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机体康复。

2.3稳定期康复治疗措施

康复治疗是为了使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而避免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出现,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及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所须遵循的原则。治疗重点:①心理康复指导;②术前康复训练,包括体位指导、体能训练、床上排便、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关节活动训练、指导正确使用拐杖;③术后康复护理,包括床上功能锻炼、离床功能锻炼、自理能力训练;④出院前指导,包括自行上、下床及体位指导、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指导、日常活动指导。对于不同的置换术,也相对地有不同的康复措施。

3健康教育

3.1髋关节置换术后三周内避免坐位(屈髋角度应小于30°)。三周后可以坐高凳子(高坐位),但应保持屈髋角度不应超过45°。术后六周时,髋关节屈曲可达90°。

3.2髋关节置换术后四周内,患髋维持于外展、伸直位,双膝之间垫枕隔离;并且术后四周内避免完全健侧卧位,防止患髋过度内收(避免患肢过身体中线)。术后三月,如果病人无不适,复诊X线假体位置良好,则可采用各种卧位姿势。

3.3患者出院后,尽量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环境安静、清洁,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营养,增强信心,坚持每日髋、膝、踝关节及股四头肌锻炼。

3.4若出现以下情况:①小腿肿胀,肢体末梢苍白、麻木。②患侧髋部红肿、疼痛。③患肢体位异常或感觉髋关节假体脱位(疼痛、弹响、活动受限)。④切口部位发热、出血或渗液、流脓,应及时复诊。

3.5手术后可能因肺炎、龋齿、尿路感染、足癣等引起菌血症,从而导致髋关节晚期感染的发生,因此全髋置换术后的病人如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症的情况发生,如:拔牙或行泌尿生殖系统手术等,均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并要严密观察髋关节有无任何感染症状。

3.6术后六周复摄X片,观察假体有无松动或位置有无改变,如果病人情况良好,应鼓励病人增加活动量,特别加强髋关节外展肌锻炼及屈髋、屈膝肌的训练。但必须避免髋关节遭受应力,如爬梯、跳、跑、提重物等,应尽量避免长距离行走并减少每天上下楼梯的频率。

3.7体型肥胖的病人应减轻体重或控制体重增加。

3.86~8周内避免性生活;性生活时患者应取下位,并防止术侧下肢过度屈曲或极度外展,同时应避免患髋受压。

3.9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加强关节活动度。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功能。锻炼顺序可遵循站坐蹲(3个月后)的原则。

3.10按时来院随诊;手术六周后必须复查一次。

4小结

髋部疾患多发生在老年人,常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出现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和护理,是为了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术前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手术感染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重要意义。感染可使手术失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异位骨化,引流管保留时间如果过长的话,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不超过72h拔除。正确的肢位和康复训练,有利于防止假体脱位,尽快的康复及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2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