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药学咨询与合理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开展药学咨询与合理用药

李星黄慧梅

李星黄慧梅(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目的开展药学咨询,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药房平台设立用药平台咨询窗口,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解答患者的问题。结果解决了患者疑问,提高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和疗效。结论开展用药咨询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药师用药咨询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360-02

随着医院药学模式的转变,药师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已逐渐成为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药师对处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以及是否有潜在临床预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因此,药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收方、调剂、发药,而且必须具有药物使用控制的职能和能力,确保药物治疗获得预期的效果、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1.咨询实例

1.1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使患者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安全合理地用药。

例;患者,男,46岁,询问别嘌呤醇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解答:别嘌呤醇主治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如果长期服药,约有5%左右病人发生药疹、药物性溃疡、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建议需长期服药的病人,用药前后应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及时处理。[1]

1.2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应注意配伍禁忌。

例:患者女37岁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胃炎,处方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黄连素、吗丁啉口服,病人咨询为什么用药2小时后效果不明显?

解答:阿托品为M-胆硷受体阻滞剂,可松驰胃肠平滑肌解除胃肠痉挛,同时也使胃肠排空减慢,而吗丁啉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排空,故两药有拮抗作用,相互减弱或抵消,因此嘱患者调整用药时间,先用阿托品、黄连素,1小时后再服用吗丁啉,约2小时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2]

1.3用药重复:作用过强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例:患者女24岁因感冒发热,服复方感冒灵和扑热息痛后,大汗淋漓,体温降至37.6℃,感觉头晕、乏力、口干,询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适?

解答:因复方感冒灵为复方制剂其中含有扑热息痛成份,故扑热息痛的剂量较大,作用较强,出现退热太快,大汗淋漓等症状,是解热镇痛药服用过量所致,经补液和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

1.4对特殊人群的用药要慎重。

由于儿童、老人、妊产妇等人群的生理、病理各方面物点与一般成年人有许多不同,故用药应予注意才能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例:患者27岁女甲亢询问他巴唑对怀孕有什么影响?

解答:他巴唑可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主治甲亢,但他巴唑透过胎盘又能经乳汁分泌,因此能引起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肿大,故服药期间不要怀孕。[3]

例2患儿8岁男急性扁桃体炎,其母亲询问能否服泉盈(左氧氟沙星)

解答:泉盈是喹诺酮类的一种常用药,消炎作用较好,但是喹诺酮能引起软骨损害影响小孩长高,故不宜用于16岁以下的儿童和孕、乳妇,建议该女士带小孩去专科诊治,自己不能随便给小孩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5中西药联用不当,作用相互拮抗

例一:患者,女,20岁粉刺(痤疮),咨询内服四环素与清热解毒的牛黄解毒片,一星期为什么效果不好?

解答:因牛黄解毒片是复方中成药,成分较复杂,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离子(Ca2+),与四环素配伍应用,作用相互拮抗,故影响疗效。如果治疗粉刺,建议患者口服四环素及应用外用药即可。若一定要服牛黄解毒片则必须先服四环素,1小时后再服牛黄解毒片,这样可避免作用拮抗。[4]

例二:患者,女,33岁,急性咽炎,处方罗红霉素、三抗素片、银黄含片,患者询问中西药能否同服?

解答:三抗素与银黄含片均是复方中成药,成分较复杂,主含绿原酸、黄苷等不宜与罗红霉素一起服用。因可产生相互拮抗,因而嘱咐患者先服罗红霉素,1小时后再服三抗素等。

2.讨论

2.1开展用药咨询,药师直接为病人提供用药指导,使患者正确掌握用法、用量,认识药物的疗效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依从性。

2.2在药物咨询实践中体会到药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药物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如疾病诊断学、药物治疗学、检验数据的临床意义等,知识面要广博。而且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才能提高咨询效果,达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象麟主编.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127-128.

[2]杨汝鑫等.多潘立酮与其它消化系统药物的相互作用,青海医药杂志,1995(08).

[3]张象麟主编.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658-659.

[4]张象麟主编.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8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