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轴线位移等常见施工问题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基础轴线位移等常见施工问题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宋志江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55811

摘要:建筑基础施工期间,时常由于各种问题而发生基础位移等问题,这样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基础施工质量,进而导致建筑整体结构质量下降。本文首先对建筑基础轴线位移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基础标高偏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基础防潮层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基础施工;轴线位移;原因;控制对策

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材料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基础轴线施工质量符合标准,采购人员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生产资料,同时技术人员在进场之前进行质量检测。在保证材料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就需要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一、建筑基础轴线位移等常见施工问题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1、轴线位移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基础轴线位移的质量问题。所谓基础轴线位移主要是指基础在大放脚施工标高与室内标高一致时,基础轴线原本与墙体轴线已经保持水平,但是却发生了错位,进而产生了位移。最容易发生基础轴线位移的部位是内横墙,而基础轴线位移将会导致基础偏心,进而导致建筑整体结果不稳。

1.1产生原因

因为施工人员没有清楚的了解大放脚尺寸,待到施工到大放脚顶部位置时,出现了明显误差。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进行基础直墙部位施工,就会产生基础轴线位移。通常而言,横端位置的基础轴线,需要在槽边进行打桩,但是某些施工人员却选择在墙角位置进行打桩,之后运用排尺来进行轴线控制,因为基础施工,施工人员通常都会先进行外纵墙的施工,再进行山部施工,等到横墙基础施工时,轴线已经在纵墙外侧,根本无法运用导线进行找中,这会使得轴线位移程度更好的明显。除了上述两种原因外,施工人员对槽边控制桩进行良好的保护,施工人员在进行其他施工时,没有与其发生碰撞,最终造成基础轴线位移。

1.2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在进行定位防线过程中,外墙角务必要安装一个龙门板,同时做好保护对策,以此保证不会出现槽边堆土问题,也不会由于进行其他施工行为而发生碰撞。龙门板下面还需要安装中心桃,注意该中心桃必须具有永久性质。龙门板在进行通线时,施工人员必须要与中心桩展开核对。如果是横墙轴线就不能使用内排尺方法,应该应用中心柱控制方法。横墙中心柱设置时,要注意要与地面保持齐平,这样不仅利于排尺,也利于拉中心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心桩彼此之间不能进行堆土,也能够放料,挖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砖块来进行覆盖,这样对清土寻找非常有力。槽墙基础拉中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顺便对相邻轴线距离进行进一步审查,以此检查中心桩有没有出现位移。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大放脚而引起的基础轴线位移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在基础收部分施工结束之后,再进行核对,以重新核对的数据为准,之后再对轴线位移进行有效的施工。

2、基础标高偏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1偏差原因

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2.2控制措施

应加强对基础层标高的控制,尽早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低凹处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应采用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3、基础防潮层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砖墙表面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美观和结构强度。

3.1防潮层失效原因

施工中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摸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3.2控制措施

施工中,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物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回填后进行,以防填土时对防潮层的破坏,如图纸设计对防潮层未作具体规定,宜采用2cm厚1:2.5的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的做法,防潮层砂浆和混凝土中禁止掺盐,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季施工。

二、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其次,强夯前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

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

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2、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首先,现场钻孔情况应安排专人如实地记录在钻孔记录表上:其次,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浆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再次,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终)范围内进行,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时,则应自下而上进行。如相邻涂层的土质不同时,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孔径、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将自己的检查结果与现在记录人员的记录相核对(可通过量测注浆管的长度的方法来检查注浆孔的孔深);最后,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避免漏孔情况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建筑基础施工非常重要,如果基础施工出现问题,建筑主体结构就会不稳定,甚至会造成工程坍塌。所以在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基础施工,注意不能发生轴线位移等质量问题,预先采取解决对策,同时制定应急措施,以防基础施工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立即解决,不会耽误施工时间。

参考文献:

[1]田丰,李旭亮.建筑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2]陈宇,缪大海.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辽宁建材.2010(03)

[3]鲁品东.EPS外墙外保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

[4]庞云鹏.建筑基础隔震设计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

[5]郑松.浅谈建设单位对于主要施工材料的控制重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