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检检测结果的分析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丙肝检检测结果的分析心得

卓全珍杨林飞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丙肝抗原就是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英文简称:HCVAg.由于丙肝病毒(HCV)体外细胞培养不成功,所以,国内外都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丙肝抗原,研究丙肝抗原有两个重要价值,第一开发丙肝疫苗,用于预防丙型肝炎,这方面研究很多,但至今尚未成功;第二用于丙肝诊断试剂盒(抗-HCV)的生产,这方面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目前丙肝抗体诊断试剂已发展到第三代,所用的丙肝抗原有HCVCoreNS3NS4NS5,其中NS3最重要,Core次之。目前丙肝诊断试剂质量还需要提高,提高丙肝试剂检测的准确性对于血源安全和正确诊断丙型肝炎都有重要意义。我国是肝炎大国,研究适合我国应用的丙肝抗原,生产更好的丙肝抗体诊断试剂盒具有重大意义。

丙肝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丙肝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丙肝病毒检出率、减少丙肝抗体检测窗口期漏检率(丙肝游离核心抗原检测时间段在感染后12天至70天可检出,70天后丙肝游离抗原消失丙肝抗体产生;抗体可检测时间段为感染后70天,自身免疫病或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丙肝抗体的检测时间可长达2年)。

折叠检测方法

一、丙肝表面抗体检测:是感染丙肝病毒的指标,丙肝抗体阳性具有双层面的意思,一方面说明现症感染丙肝病毒,另一方面说明既往感染丙肝病毒,需要做进一步的HCV-RNA检查确定病情。

二、HCV-RNA检测: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即会出现丙肝病毒RNA,是丙肝病毒复制最直接、灵敏性最高的指标,HCV-RNA呈阳性即说明感染丙肝病毒,并且体内的丙肝病毒数量较高,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三、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测:该项检查是针对已经感染丙肝病毒者,目的在于了解肝脏受损的情况,是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重要医学依据。

四、HCV核心抗原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HCV感染者用抗体检测存在较长的"窗口期",免疫功能缺陷者存在静默感染,所以HCV抗体检测容易造成丙肝感染的漏检;另外,HCV抗体检测不能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HCV核心抗原检测适用于丙型肝炎"窗口期"感染者及免疫功能缺陷的HCV感染者,可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方法

采用HCV抗体、HCV抗原ELISA测定法及荧光定量PCR对2946份未感染HCV阴性血样(2600份供血者的血样、260份体检的血样及86份非HCV患者血样)进行了HCV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结果

对非HCV感染标本测定结果表明,2946份血库标本中有28份在初次HCV核心抗原测定时出现阳性(0.95%)400份体检血样HCV核心抗原测定结果全阴;98例住院非HCV患者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只有9例阳性(9.2%),上述抗原阳性血样的HCVPCR均为阴性,特异性为97.21%;我们96份HCV感染的血样(78例来自我院传染科HCV患者病人;72份来自9套HCV血清panel)进行了HCV核心抗原测定及HCVRNA测定,结果表明有107份HCV核心抗原测定阳性,敏感性为94.79%;对9套HCV血清panel测定结果表明,与Anti-HCV方法相比,HCV抗原测定及HCV荧光定量PCR都能显著地将HCV窗口期平均缩短至36天;板间精密度的CV值均小于9%。结论:HCV核心抗原ELISA测定法具有与传统HCV-RT-PCR相比的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明显的缩HCV早期感染窗口期;它应用将会显著地降低HCV感染。

分析

1、主要经血液传播

1)经血和血制品传播如输血、输血浆等。

2)经破损皮肤、黏膜传播如有静脉药瘾

4)医疗操作消毒不严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针灸及其他一些侵袭性操作。

5)传播其中同性恋比异性恋感染率要高。

6)传播母亲若为丙肝抗体阳性者,新生儿感染率在2%左右;母亲为双阳性(抗HCV阳性、丙肝病毒核糖核酸即HCV-RNA阳性)者,新生儿感染率可达4%~7%

7)其他部分原因不明

作者简介:卓全珍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病毒检验近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