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探究

舒渝张宇

舒渝张宇

国网自贡供电公司(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然而,一旦发生电力问题,将会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后果不堪设想,这就要求做好电力安全监督工作,高度重视电力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电力安全风险管理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最后提出了加强电力安全监督中风险管理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电力安全;监督;风险识别;管理

一、电力安全风险管理的含义

所谓安全风险管理,主要通过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危险因素,然后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法,科学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优先顺序的控制措施,以更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杜绝安全事故的管理目标,它属于一种可以使电力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通常情况下,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培训、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在供电企业的实际生产中,风险因素常常包括:客观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等,一旦这些因素失去控制,就会引起电力安全事故。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安全方面,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标准和工作制度至关重要,特别要注重风险识别工作,熟悉并掌握各种风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分析

2.1现场作业风险

做好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工作,首先要进行现场作业风险识别,具体方法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安全分析法,即将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然后识别整个电力生产作业活动和每一个生产步骤中的危险因素;其二,基本分析法,即对某项电力活动而言,需要依据电力生产的活动信息,对照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危险因素,分类与代码企业职工的伤亡事故,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分类电力生产的人身事故,分类确定本项电力活动的具体危险因素等等;最后,现场勘察法,即对作业现场和设备现场进行察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进行汇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危险因素的识别。

关于现场作业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涉及两种,一种是SPE半定量评价法;一种是LEC半定量评价法。SPE主要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进行现场作业风险程度评价,而LEC主要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的一种危险性评价。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往往采用SPE来评价现场作业的风险大小,它的基本公式:风险值R=严重程度S×事故概率P×暴露率E。

2.2电力设备风险

一般情况下,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法依据电力系统设备产品的可分特性,把其分成许多个子系统单元,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各个电力系统单元进行系统分析和考察,以便查出各种可能发生故障的模式,同时再分析这些模式对于电力系统设备产品功能所带来的影响,这样有利于提前采取预防改进措施,从而确保电力系统设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于设备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SFD半定量评价法;二是风险矩阵法;三是雷达图结构法。其中SFD半定量评价法(同3.1所述);风险矩阵法主要适用于由两个要素值来确定一个要素值的情况;雷达图结构法主要适用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价。

2.3财产风险

财产风险主要指财产发生毁损、灭失、贬值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带来的费用增加和收人减少的风险。首先,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整个运营过程包括的固定资产设备比较多,而且价值非常高,比如: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供电设施等等,不同的财产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其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得极不稳定,这就表明了电力企业还存在着资产贬值的风险。最后,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力生产常常会出现中断现象,由此引起的收入损失和额外的费用支出同样属于财产风险类(如图1所示)

(图1:电力企业财产风险结构)

2.4人身风险

所谓人身风险,主要指由于人们的疾病、伤残、死亡等情况,直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在电力企业中,由于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属于高空作业、高电压作业等,其危险系数较高。毫无疑问,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对于这部分电力工作人员而言,他们所遭受的意外伤亡风险系数持别高,甚至比其它一切危险系数都要高出许多倍。因此,从这方面来考虑,电力企业存在非常大的人身风险。

2.5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主要指在经济交易过程中,而且在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因为一方违约或犯罪,从而给另一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从发电一直到售电,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比如:由发电设备开始,然后到发电燃料、输配电设备等,最后一直至售电。与此同时,这个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个部门,电力企业必将面临着由债务人违约、倒闭、欺诈等不良行为所导致损失的一切风险(如图2所示)。

(图2:电力企业信用风险结构)

比如:以购电方的信用风险为例,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由于现行用电制度基本上属于先用电后付费的方式,可见发现,用电户的信用是供电企业的最大风险。

三、加强电力安全监督中风险管理的措施

为了做好电力企业的安全工作,要求在清楚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以后,必须加强电力安全监督中风险管理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评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第二,评价安全生产的责任制执行情况;第三,不但要重视风险识别的评价,而且要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第四,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认真地监督和评价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等的一些执行情况;第五,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科学地监督和评价“电力安全监督风险识别方法”的编制实施情况;第六,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针对一些电力安全事故,障碍事件,以及与调查处理结果不相符的情况进行正确评价。

作为电力安全监督部门,除了重视现场安全管理的层面外,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积极探索、发现、研究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切存在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比如:需要培养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善于发现安全管理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其形成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真正实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此外,除了抓好现场管理,长期管理规划和奋斗目标也不能少,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电力生产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一步探究电力安全监督的风险识别至关重要。在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量化风险,强化风险意识,科学地指导风险管理决策,这样才能够安全地实现电力企业的运营目标,使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因此,电力企业可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执行事故调查与处理程序,加大违章的打击力度,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发生。只要电力人员齐心协力,科学地进行风险识别,一定能够做好电力安全监督工作,使电力企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易丹,顾青,尹传烨.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13,(6):120.

[2]周瑞波.关于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论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393.

[3]姜永康.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监督工作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171.

同分类资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