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预防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吴妍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放疗一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PICC置管患者80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结果:所有80例PICC置管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机率为3.75%,其中包括2例Ⅰ级静脉炎(2.50%),1例Ⅱ级静脉炎(1.25%),总体发生几率较低。结论:在PICC置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PICC置管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率,降低患者痛苦,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大帮助。

【关键词】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298-01

PICC指的是境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PICC置管通过周围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具有安全简单的操作、较长的留置时间,同时具有耐高渗的特点。在放化疗等治疗当中,能够提供静脉营养供给支持。不过,在血管内,PICC属于异物留置,因而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基于此,应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护理,有效的预防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PICC置管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25~72岁,平均年龄为(41.6±2.7)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2.1±1.3)年。所选患者中,包括了3例卵巢癌、5例肾癌、13例乳腺癌、16例淋巴流、4例肝癌、12例胰腺癌、6例肠癌、8例胃癌、13例肺癌。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年龄、性别等,对研究结果均无影响。

1.2方法

选择5FrPICC单腔导管,长度为65cm,采用10cm×12cm规格的3M透明敷料进行固定,采用无针密闭型输液接头,使用10U/ml肝素液进行封管,每次用量为5~10ml。穿刺前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先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对导丝进行润滑[1]。置管当中应动作准确轻柔,缓慢进行送管,每次1~2cm。如与阻力,不可强行送管,向导管中推注生理盐水,让导管末端漂浮。操作当中要注意无菌操作,进行妥善的消毒处理。穿刺点通常选择肘关节以下2cm位置,避免在关节部位进行置管。完成置管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并使用砂布进行加压固定。

置管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及注意事项宣教,告知患者置管后第1d避免用力,3d内将上肢抬高,避免上肢发生屈伸,可进行手指屈伸等运动。对患者采用湿热敷的护理方法,同时向患者讲解湿热敷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在PICC置管穿刺点辅料上方,沿血管位置使用50℃左右的湿热毛巾进行外敷[2]。从置管第2d开始,每天进行1次湿热敷,每次持续15~20min,连续进行3d。注意对导管的妥善固定,避免导管发生滑动。在日常护理中,注意对穿刺点上方静脉状态的观察,如存在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采用静脉输液静脉类程度判断标准,对机械性静脉炎进行判定。其中,Ⅰ级:穿刺点红肿疼痛,静脉未发生异常;Ⅱ级,穿刺点红肿疼痛,静脉发生条索状改变;Ⅲ级,穿刺点红肿疼痛,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和硬结[3]。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80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Ⅰ级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2例,占比为2.50%,发生Ⅱ级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1例,占比为1.25%,Ⅲ级机械性静脉炎未发生。共发生3例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机率为3.75%。

3.讨论

PICC置管是在外周手臂利用导管进行静脉穿刺,与近心大静脉建立直接通路,防止手臂静脉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在大静脉较快的血流速度下,能够将化疗药物快速冲稀,降低药物对血管造成的刺激,对上肢静脉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发生静脉炎的几率,降低患者的疾病治疗痛苦。PICC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无痛的静脉通路,可长时间留置并对刺激性药物进行安全输注,能够有效防止化疗药物或高渗液的外渗[4]。不过,在PICC置管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及护理不当,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导管不断摩擦和撞击血管壁,损伤血管内膜,引发血管痉挛,对静脉壁造成激惹,进而引发静脉炎的症状。

针对这一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进行预防。在穿刺过程中,应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穿刺。置管后,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呈S型摆放导管出口,降低手臂屈伸肌肉的牵拉,避免导管脱管。采用湿热敷的方法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炎性物质的产生,减少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同时配合相应的健康知识及注意事项宣教,帮助患者更好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焕利,陆印,冒美娟.地塞米松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04(18):1703-1705.

[2]葛永芹,朱霞明.13例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伴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8(22):1233-1235.

[3]李云平,曹丹,邵志芳.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凝胶结合地塞米松及护理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激光杂志,2015,05(19):80-82.

[4]吕友红,薛敏芬.地塞米松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03(19):1974-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