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村的环境资源优化农村品德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用农村的环境资源优化农村品德课教学

王正平

王正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小学211526

一、利用农村的地理环境资源,激发学生爱家乡

农村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是城市不可比拟的。农村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如山清水秀、矿产资源丰富等。农村学生也许由于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大多数忽略了这些感受,不会去欣赏、关注这些美景,使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被忽视了。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帮助学生把学习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失时机地利用农村这一独特的资源,来提升品德课的教学,同时巧妙地导入,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如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几十年前的事情缺乏社会体验,所以我安排学生去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父母,请他们谈一谈身边的变化。学生通过采访了解到: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物质极其匮乏,全村没有一辆自行车,道路是羊肠小道,偶尔有一条宽的土路,一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出行困难;而现在家家有摩托车或电瓶车,有些人家购买了小汽车,村村通了水泥路,再也不用发愁雨雪天气出行困难,而且去县城有公交车。从他们父母那里了解到:父母小时候,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儿很多,热天可以在小池塘里游泳,小池塘里的水可以供人饮用;等父母大了时,赶上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环境却开始变坏,再也不能在小池塘里游泳,小池塘里的水也不能饮用了。最近几年,由于国家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爱护环境,栽了许多树,又可以见到青山绿水和可爱的小鸟了。通过采访,他们了解到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也使他们从内心里产生了真实的感受,切身体会到我们家乡有这么多的变化,学会了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关注家乡的一切。

农村除了青山绿水外,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矿产。我校地处六合北部,有着丰富的砂石资源,尤其是地方特产雨花石。我校有许多学生家长在砂矿捡雨花石,也有许多外地人来收购雨花石,我校所处的乡镇还有多家雨花石加工厂。可学生却没有体会到,在谈到家乡的物产时竟茫然不知,认为那不算什么,使这一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珍贵资源被忽略了。为此,我围绕雨花石做起了文章,分别开展了“认识雨花石、品赏雨花石、寻找雨花石、雨花石我创造”的活动,充分利用这一特有的矿产资源,让学生去认识雨花石,寻找雨花石,写寻石日记,记录寻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进行雨花石小拼图,做雨花石工艺品……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小石头也能创造大世界,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

二、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农村的文化资源不可能像城市那样丰富多彩,和城市相比较,农村家庭聚会鲜有读书、看报的习惯。但农村文化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农村的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红白文化”、宗教信仰等。我校地处的农村,每年春节期间有许多花船表演,老人去世后会请人唱戏曲、表演歌舞等。宗教信仰除佛教外,有许多人信奉了基督教。我校所处的乡镇有一座教堂,且县城、周边乡镇也有教堂,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星期天,庙宇、教堂总是人流如潮。这些文化肯定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教师必须面对且重视这一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去伪存真,用生活中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为平台,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优化品德课学习过程。《擦亮眼睛》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讨论“相信科学,不迷信”时,有学生提出:烧香、拜佛是否为迷信?同时还对农村有许多人参加基督教的行为感到茫然。对这些问题,我没有给学生一个答案,而是让他们去了解人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愿去烧香、拜佛、唱赞美诗的。学生通过走访村中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们,从他们那儿了解到:这些活动中,蕴含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如佛教的劝人行善、基督教提倡的仁爱。明白了宗教信仰与迷信的区别,也明白了邪教与宗教的区别,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三、利用农村的生产劳动资源,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

农村的劳动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可由于时代进步、生产力提高,再加上是独生子女,经常是爷爷、奶奶干完了所有的农务活,还美其名曰“让他(学生)多一点时间看看书”。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不可能具有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社会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品质等等。时代在变化,农村的生产劳动也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活或家务活,现在大多数是男劳动力长年外出打工,女劳动力在村镇服装厂做工,也有的在一些小工厂里上班,她们经常要到很晚才能回家。学生大多数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由于极少参加生产劳动,学生表现出的情况是生在农村,有些学生却分辨不出葱和蒜,不知小麦、水稻的生产过程,不懂什么叫毛豆、什么叫黄豆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但作为品德课教师,一定要利用农村的这些劳动资源,引导学生去劳动,并培养他们爱劳动的兴趣。对此,我根据我校周围村庄的劳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看二干三想”的活动。一看:看秋收的情景,看收割机收割的情况,看人们怎样晒稻谷、稻草,怎样挖地、种菜秧,看看自己父母工作的情况。二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家里摘花生、摘绿豆、掰玉米、挖山芋等。三想:想一想劳动的过程,想一想劳动改变了自己什么,想一想劳动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收获。利用农村的劳动资源,既了解了劳动的艰辛,又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为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作为农村教师,面对的是农村学生、农村的环境资源,我们要做的是,把学校的品德课教学,与农村的独特资源紧密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农村独特的环境资源,课本与农村的现实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独特环境资源的教育价值,达到优化农村的品德课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