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卢椰

卢椰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一、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

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来自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理论等,最主要的理论是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学习者不但需要实践的机会接触语法规则,还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固定的表达方式,不但发展自己的表达系统。语言学习的另一个条件就是有交流的机会。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和语言熟练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观点来看,掌握语言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用目的语完成各种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将现有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最好。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意义表达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意思,达到交换信息的目的。此时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任务,思维过程与机械操练时是不一样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和合作活动,只有通过学习者自己建构而成,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建构通常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是互动的结果。整个过程强调学习者从个人经验和思维模式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其意义,重视整个学习过程,反对机械简单地传授现成的知识。同时它还强调由于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交往过程中,因此教学活动应该放在某个有意义的情景中,能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运用。

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教学的核心,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在真实的语境中接受丰富的语料输入。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校内学习内容与校外的学习相结合,自己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内在的知识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发展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和需求,这样可以使外语教学更具有教育意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学习过程应该具有真实性,同时要求教师学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能力、感情态度和健康人格的共同发展。

2.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Nuan(2003)总结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几个特点:(1)通过交流的方式学会用目的语进行交际;(2)把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3)学习者不仅重视语言的学习,更关注学习过程本身;(4)将学生的个人经验作为课堂学习材料的重要资源;(5)把课堂内的语言学习和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不仅是学生的参与量和语言的活动量,它还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把掌握语言知识结构放在重要位置。

3.倡导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语言的在真实情景下的运用,学习者积极的内在动力是语言教学的理想状态。在任务型语言课堂上,各种各样真实的语言活动与任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增加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也增加了学生接触目的语的广度和深度。任务型语言教学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学生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使用语言,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进行机械的操练。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思想,描述自己熟悉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也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些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认识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者。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交流机会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表达的意义上,以完成任务和运用语言为最终目标,降低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为了设计有效的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应该通读教材,熟悉每个单元的任务,对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有个整体的规划,按照计划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逐渐进行。由于学生年龄层次、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任务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更易于他们接受知识。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该遵守以下一些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要尽量来自日常生活和学习,把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作为课堂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把学生置身于贴近生活环境的语境中,这样可以产生亲切感,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样的任务,深深感受到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给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是任务的设计要给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明确的语言材料,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语言、体会语言和掌握语言。任务的设计要和学生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

2.目的性

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应该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无论完成什么任务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其目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既有语言知识方面的目标,比如词汇、语法、句型等,也有语言运用方面,比如听、说、读、写等方面。任务型教学之所以强调以任务为中心,提出任务化的教学理念,就是为了使教学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英语,从而达到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另外学习任务的设计往往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逐级过渡循环的模式。此时任务好像阶梯,相互依存,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通过完成每一步的任务逐步发展,使教学活动以阶梯的形式层层递进。

3.脚手架原则

整个语言教学活动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就像盖楼房时的脚手架一样,要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成功和安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循序渐进的学习步骤让他们逐渐增强信心,消除自卑,尊重他人,乐于交往。具有良好交际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学生往往更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意志力强,遇到困难不灰心,并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创新精神。

4.趣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优点之一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因此在设计任务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关注任务的趣味性。机械重复的任务类型会使学习者失去完成任务的兴趣,所以任务的形式应该丰富多彩。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任务本身之外,任务的趣味性还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参与的人数,多方的互动和交流,完成任务中感情的交流或人际的交往,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等。任务的设计不能只重视形式,不考虑效果。任务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习者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主体性原则

在任务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学生一直是主体,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不应该只是单一地向学生传输,或者是把自己的思考结果或评价直接灌输给学生。应该努力做好各种铺垫作用,通过启发、引导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和归纳,最后掌握和获取新知识。可以将图片、报刊文摘或个人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让学生自己进行意义的构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思考、实践等亲身体验得出来的。教师是整个探究获得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具有创造力的学习主体。学生参与地越多,越有成功的体验和自主的感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具有活力。

6.合作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都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的互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任务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活跃思维,团结协作,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团队出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还弥补了教师难以应对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体现了师生间、学生间的民主合作的互动理念。

三、设计课堂活动时考虑的因素

设计课堂活动时任务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保障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还要考虑每个活动在任务中的作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必须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再仅仅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

2.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变换活动形式是增加课堂活动丰富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个任务中,不同的活动或步骤最好有不同的形式,以免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

3.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

所谓以表达意义为主就是指参与者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际,表达的信息是之前大家不知道的。表达意义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实现,比如:交流观点、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等。

4.活动具有挑战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以及每个步骤中的活动应该具有挑战性,学生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比如现象观察、信息查找、分析推理等过程才能完成,而不是轻而易举地得到结果。

5.活动后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错误要判断准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和把关。在开展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学生语言输出中的有关问题,然后根据笔记向学生提供正确信息。

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策略和情感目标的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务型语言教学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但由于课堂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任务型教学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材施教,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