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虎玲霞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培训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被逐渐应用到社会各领域。作为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师的教法陈旧、千篇一律,学生的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等,影响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中职学校;问题;对策

1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1.1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总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其教学应不同于普通高中,必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但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却未达到这一要求,尤其是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根本无法成为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更别提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了。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造成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学内容抽象,教师教法不当是关键。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复杂、抽象,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再加上教师教法不当,就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力不从心,产生抵触心理与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1.3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授课都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水平上,教师在课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1.4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考核方式仍是以考试为主,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合理,只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2针对教学问题总结解决方法与对策

2.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预期的教学结果,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目前,社会急需网络管理员、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不断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他们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相反会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3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并分析项目

这是项目学习课堂实施过程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项目学习循环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也是项目学习的一个特点。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又是一门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课程,所以,在提出问题时,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创设学习情境,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项目学习中。

2.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项目学习过程的基本单位,组建学习小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整个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行动学习循环阶段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学习小组的组建对项目学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学习小组的组建本着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既要考虑到小组的整体水平、小组成员的和谐共处,还要顾及到小组成员个人的发展,每组成员以5-7人为宜。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阶段,教师就要以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为依据,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组建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核心阶段,也是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区别于分组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其他教学模式的重点阶段。项目学习由制定小组项目方案、实施小组项目方案、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以及评估改进(反思)四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循环的次数要由问题的解决情况来决定,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就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就只需一次循环即可;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次循环,依此类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整个项目学习阶段,教师作为辅导者要参与到项目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在学生遇到普遍性问题时给予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即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2.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应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优点与不足,给予恰当的评价。具体来说,评价应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同时采取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相结合、个人自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努力学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3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必须以学生能力提高为目标,根据教学需求,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庆成.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3

[2]左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