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

瞿飞

郴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筛查对宫颈癌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宫颈癌检测的妇女进行研究。对所有妇女均实施巴氏涂片及液基细胞学筛查,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阳性率;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的诊断符合率状况。结果: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率72.0%与巴氏涂片检查结果15.0%相比明显较高,P<0.05。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检测CIN1符合率为85.7%(30/35),CIN2符合率为92.9%(26/28),CIN3符合率为100.0%(5/5),宫颈癌符合率为100.0%(4/4)。结论:液基细胞学筛查在宫颈癌中运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诊断

宫颈癌是当前临床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占全球女性常见癌症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宫颈在贫困地区死亡率较高,80%宫颈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的发病阶段较长,多由宫颈癌前病变经过较长的时间进展而来。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控制患者病情是减少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液基细胞学筛查是当前临床诊断宫颈癌的常用诊断方式。本院对100例宫颈癌检查妇女实施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效果实施分析,并将其检查结果与巴氏涂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实施了对比分析。以下就100例妇女的检查过程及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宫颈癌检测的妇女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需行宫颈癌筛查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加、出血等症状妇女;自愿参与检查研究妇女。排除标准:已经使用药物治疗妇女;1d内存在性生活妇女;心肝肾脾等重要脏器疾病妇女;意识障碍或难以配合研究妇女。检查人员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0.5±8.6)岁;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5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40例,接触性出血39例。

1.2方法

对所有妇女均实施巴氏涂片及液基细胞学筛查、病理组织活检,所有人员检查前均避免实施阴道冲洗。巴氏涂片检测:使用窥阴器辅助,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使用棉球辅助,在患者宫颈及穹隆实施常规擦拭,沾取分泌物,并使用小刮板对患者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部位刮取相关分泌物,并同向涂抹在玻璃片上,随后使用95%酒精固定,实施巴氏染色及观测。液基细胞学筛查:使用窥阴器辅助,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使用棉球辅助对患者阴道壁及穹隆进行擦拭取样,随后使用专用宫颈采样刷实施取样,将将中央刷毛轻轻置入患者宫颈管,保证采样刷与宫颈管接触良好,顺时针旋转采样刷5周,停留2s。取出取样刷,置于存在细胞保存液的瓶内,搅动取样刷,将刷头留在瓶内,并隔离送检。实施离心沉淀对细胞实施分离提取,将样本中血液及黏液分离,并提取细胞,获得薄层圆形细胞涂片,使用95%究竟固定,巴氏染色后实施光镜阅片。病理组织活检:使用电子阴道镜对上述检测阳性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并给予患者醋酸及碘试验,对于病变严重患需取病灶组织活检,无可疑病灶,需取四点活检,并使用甲醛(10%)实施固定后送检。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巴氏涂片及液基细胞学筛查的诊断结果。

②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的诊断符合率状况。液基细胞学诊断根据2001年TBS分级系统实施分级:一、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二、上皮细胞异常(1:鳞状上皮细胞不正常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Ⅱ、CINⅢ)、鳞状细胞癌(SCC)。2:腺细胞不正常非典型腺细胞(AGC)、颈管原位腺癌(AIS)、腺癌);三、其它。统计上皮细胞异常为阳性病例。病理组织活检分为正常或炎性反应、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Ⅱ、CINⅢ)、鳞状细胞癌、腺癌[1]。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检查结果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巴氏涂片及液基细胞学筛查的诊断结果分析

100例患者采取巴氏涂片检查阳性15例,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72例。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率72.0%与巴氏涂片检查结果15.0%相比明显较高,X2=66.097,P<0.05。

2.2液基细胞学筛查的诊断符合率状况分析

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诊断后检出ASC-US35例,LSIL28例,HSIL5例,SCC3例,AGC1例;实施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正常或炎性反应5例,CINⅠ30例,CINⅡ26例,CINⅢ7例,宫颈癌4例。实施液基细胞学筛查检测CIN1符合率为85.7%(30/35),CIN2符合率为92.9%(26/28),CIN3符合率为100.0%(5/5),宫颈癌符合率为100.0%(4/4)。详细状况见下表。

3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当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居于首位,是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在女性身心压力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宫颈癌的临床发病率正呈逐渐升高、年轻化趋势[2]。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是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在宫颈癌发生之前存在较长时间的宫颈癌前病变时间。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疾病进展及发生的重要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可达10年之久[3]。因此,及时对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实施早期筛查及治疗是改善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方式。巴氏涂片检查是以往诊断宫颈癌的常用诊断方式,其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采取巴氏涂片诊断时,巴氏涂片取样过程鳞状上皮细胞浪费较多,涂片质量也较差,易影响诊断效果[4],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液基细胞学是新型的细胞检查方式,该方式能收集足够数量的鳞状上皮细胞,且涂片准备时可对样本中异物去除,有效提升样本质量;且该涂片质量较高,因此可提升诊断效果[5],极大地减少了漏诊及误诊率。本次研究中,液基细胞学筛查检测CINⅠ符合率为85.7%,CINⅡ符合率为92.9%,CINⅢ符合率为100.0%,宫颈癌符合率为100.0%,说明采取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癌效果显著,但其诊断CINⅠ、CINⅡ仍存在误诊,对于CINⅢ仍存在漏诊状况,对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效果更待提升。

综上所述,液基细胞学筛查在宫颈癌中运用价值显著,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符合率较高,可有效辅助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治。

参考文献:

[1]臧元怡.高危HPV检测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184-1186.

[2]李玉霞,宋晓婕,陈莉,等.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79-481.

[3]王清,胡霞.宫颈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筛查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7):1028-1030.

[4]徐艺,杨静秀,王玉平,等.HC2-HPV检测法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1006-1008.

[5]徐兰云.HC2-HPV-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