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12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12例临床观察

袁华文

(四川省达州市达县中医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给予手法复位后,分别垫分骨垫,采用小夹板固定。结果:本组患儿经治疗后,优良率91.7%,治疗6个月后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较治疗3个月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效果确切,要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夹板;分骨垫;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05-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smallsplintandbonepadinthetreatmentofforearmulnarradialshaftfracturesinchildren.MethodsThepatientsselec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2013toJanuary2010,12casesofforearmradialshaftdoublefractureinchildrenwithclinicaldata,allpatientsgivenmanipulativereductionrespectivelycushionispidedintobonepad,withsmallsplintfixation.ResultsInthisgroupofpatientsaftertreatment,theexcellentandgoodratewas91.7%,treatmentfor6monthsaftertheelbowandwristactivitydegreecomparedwiththreemonthshasimproved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Theuseofsmallsplint,doublefracture,bonepadtreatmentofpediatricforearmradioulnareffect,to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Smallsplint;Subbonepad;Forearmulnarshaftfracturesinchildren

尺桡骨骨干双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多发于青少年,儿童也较为多见,占儿童骨折的3%~6%,多为间接暴力损伤所引起。目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一般在临床上有手术及非手术两种方法,国内多趋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法治疗[1]。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中,男孩8例,女孩4例;患儿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4±1.7)岁;患儿骨折至整复时间为30min~1d,患儿患处X线片提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骨折端发生侧方移位,及背向重叠移位。

1.2排除病例标准

合并全身其他部位骨折及病理性骨折;不能完成本组观察随访的患儿。

1.3方法

全部患儿取坐位,前臂旋前,助手握患儿腕部及肘部,术者拇指置于骨折远近端,同时用力向对向侧挤压,纠正侧方偏移。拇指置于突出骨折位,余下手指环于下陷骨折位,拇指向下用力,按骨折端,加大其成角,在感觉两断端骨皮质对顶后,其余指上提下陷端,纠正重复移位。拇指分别放置于尺桡骨背侧中间,手指置于掌侧,夹挤骨间隙,向两侧提拉尺骨与桡骨,恢复骨间膜紧张度。助手维持有效牵引,于患肢掌侧各置一分骨垫,将分骨垫两端棱角修剪为斜坡状,防止压迫皮肤,在尺桡骨骨折线位呈一高一低放于两骨折线间,其中应刚好与骨折线相平,掌骨分骨垫放置于掌长肌与尺侧屈腕肌间,背侧靠近尺侧缘。患部掌侧放置一个固定垫,背侧上下端各放置一个固定垫,利用三点挤压的方式,防止骨折端向掌侧成角。采用棉垫包患肢,给予小夹板骨折、分骨垫因定,中位板固定中立位,肘关节屈曲,三角巾悬挂。

术后第1d、第3d给予常规复查,骨折愈合后每周随诊1次,观察患肢处肿胀、血运等情况,术后第3周、第6周复查X线片,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肘关节、腕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Grace-Eversmann前臂骨折判定标准对患儿骨折位愈合情况观察优:前臂旋转角度达到正常的90%;良:患儿前臂旋转角度在80%~89%;可:前臂旋转角度在60%~79%;差:术后骨不连,或前壁旋转角度在正常的60%及以下。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处理,P<0.05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全部患儿均给予6个月及以上观察随访。观察发现,患儿经治疗后,患儿中,优5例,良6例,可1例,无差,优良率91.7%,其中,治疗6个月后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较治疗3个月有明显改善(P<0.05),详见下表。

表患儿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对比情况表

时间例数肘关节活动度腔关节活动度

3个月1284.7±10.495.4±8.9

6个月1296.4±7.4*99.4±3.2*

注:与3个月比较,*P<0.05

3.讨论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6%。前壁运动系统包括尺桡骨、上下尺桡关节、屈肌群、伸肌群、骨间膜、旋前肌群、旋后肌群等,其中尺桡构成前臂支术,参与前臂旋转功能及动力平衡[2]。

前臂特殊的解剖及功能特点,使尺桡骨双骨折为类关节内骨折,其治疗要求不仅纠正骨折端重叠、旋转、成角等移位,以最大限度恢复前臂功能。临床治疗上,手术及非手术的复位及固定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相比于会产生一定创伤性的手术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更易被患者所接受,这也是国内常见的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重要方法[3]。

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首先,采用复位手法行骨折复位,采用分骨垫、小夹板固定,小夹板两端形成支撑点,通过其硬度,作用于软组织,同时,通过分骨力与骨间膜张力达到动态平衡,恢复正常骨间隙,获得断端的相对稳定性。经治疗后观察发现,本组91.7%患儿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未见差评患儿;患儿6个月后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采用小夹板、分骨垫治疗小儿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效果确切,要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荣霞,董霞,赵纯等.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J].中医正骨.2015,8(27):18-19.

[2]聂静,赵红勇,叶俊材.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临床对比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6(25):573-574.

[3]刑海清,苏寅,李荣等.小夹板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2(1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