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与扭伤急性疼痛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骨折与扭伤急性疼痛护理研究

金小钰文丽娜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疼痛康复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及扭伤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6例骨折与扭伤患者,对其实施疼痛护理,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骨折及扭伤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24例疗效显著,12例见效,总有效率10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未见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加强骨折与扭伤疼痛的护理,能够提高骨折及扭伤的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扭伤;疼痛护理

一般骨折和扭伤的患者最早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急性疼痛,严重者甚至可出现疼痛性休克。用Mcgill疼痛问卷调查表,发现感觉评分与慢性疼痛患者的相似,但感情评分较低。也就是说,患者对疼痛的感觉没有急与慢的区别,同样的痛在他的身上,而感情上患者对骨折和扭伤引起的疼痛,反应很强烈,是评分较低的原因。损伤类型的描述语非常相似,骨折时用“热”或“烧灼感”来描述,扭伤或骨折和挫伤表现为“锐”痛(melzack)。在护理患者时,应以及时稳定患者情绪为首要任务,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6例骨折与扭伤患者,对其实施疼痛护理,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骨折及扭伤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收治的36例骨折与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8.2±2.3)岁。

2疼痛护理

2.1疼痛评估

当患者主诉疼痛时,镇痛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其程度来决定,特别要了解静息状态下的疼痛程度和活动时的情况,例如患者在床上翻滚的急性疼痛,护士能对疼痛的强度和疼痛所致的不安加以判断,对其疼痛引起的后果有所估计。

2.2疼痛记录

疼痛体验具有个别与主观的特性,患者的自我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疼痛是主观的症状,且疼痛的表现因人而异,护理人员在评估疼痛时不能像量血压、测脉搏一样得到客观的资料。收集资料时主要以患者描述的疼痛感觉为主,并辅以护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观察,才能有效地评估疼痛。尽可能以患者所使用的语言来记录有关疼痛的资料,以便正确地描述患者的感受。当患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疼痛的情况时,如老年人、婴幼儿、无意识状态者、心智迟滞、心理精神疾病者,护理人员应知道一个人处在疼痛状态下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征象,并了解可能经过一段时间有疼痛适应的情形[2]。

(1)身体上:脸部表情有皱眉、流泪、眼睛与人注视增加或减少、咬紧牙关、禁闭双眼、脸部表情僵硬、苍白、痛苦状;肢体不能动、肌肉紧张、无弹性、萎缩、皮肤温度及颜色改变、不正常的姿势、改变体位等保护性行为。

(2)生理上:出现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加深、血糖升高、流汗等症状。

(3)声音上:哭泣、呻吟、叹气、喘息、声调改变。

(4)情绪上:生气、悲伤、情绪改变。

护理人员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变化,来正确评估疼痛。同时护理人员在处理疼痛时,须对疼痛症状多次反复进行评估,其中应包括自己的评估与患者疼痛经验的评估。是否因疼痛而造成睡眠、休息、排泄、性功能及与家属亲友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也是评估的一个内容。如成人因手术后引起的急性疼痛,应每小时判定一次疼痛的程度。

2.3术后疼痛原因

正确区分手术后疼痛的原因是术中组织、血管损伤,还是麻醉原因,或是感染因素等引起的急性疼痛,并善于处理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正确应用止痛药物、体位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其他护理方法。

2.4住院时间长的高龄患者须知

对住院时间较长的老年患者,疼痛的处理容易有淡漠的趋势,而使治疗受到影响。高龄患者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易并发胃和肾的不良反应,危险较大;出现急性疼痛时,采用阿片类制剂止痛显效快,持续时间也长。

2.5护理措施

2.5.1更换体位

减少局部疼痛刺激,更换体位等,有时可得到良好的效果。将疼痛部位摆放在舒适的位置,防止因不当姿势造成肌肉、韧带或关节牵扯而引起疼痛。

2.5.2改善病房环境

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适宜温度和湿度,有良好通风与光线、美观、安全的休养环境,分散患者注意力,如避免强光、噪声,让患者聆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夜间为病人做护理时,力争做到四轻,限制水管、电铃、电话等发出的噪音。

2.5.3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认同和理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用倾听、陪伴、抚摸等方式来稳定患者的情绪。

(1)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亲切友善的关系,能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痛苦并受到重视,可在心理上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这对最终缓解疼痛具有积极意义。

(2)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思想与语言交流,可帮助患者主动、及时地表达他们的意愿以及对待疾病的态度,也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个性、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正确判断其对疼痛反应的差异,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5.4心理护理

术前给患者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介绍手术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如伤口痛、截肢病人的残端痛等,以便病人对未来的经历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减轻恐惧、忧虑心理,潜在的增加病人自己抑制疼痛的化学感受效应,术后注意疼痛的情绪反应,调解病人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分散病人注意力,对可用不可用止痛剂的病人,要讲明止痛药易成瘾的道理,通过心理效应启动其体内“抗痛系统”,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2.5.5预防疼痛

即在疼痛发生前告诉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术后患者深呼吸、咳嗽或起床时,可按压伤口以防牵扯而引起伤口疼痛。增进患者的自制力,更多地与患者讨论疼痛问题,让患者一同参与护理及治疗计划。改变对疼痛的反应及态度[3]。

2.5.6预防褥疮

因患者疼痛有时可致昏迷或长期卧床,由于局部长期受压,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摩受压部位,定时翻身,如已发生褥疮或有褥疮早期现象者,要立即进行“褥疮护理”。

2.5.7饮食护理

因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伤口愈合。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乳类、蛋类、鱼和瘦肉、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24例疗效显著,12例见效,总有效率10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未见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100%。

4结论

加强骨折与扭伤疼痛的护理,能够提高骨折及扭伤的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三莲,许燕玲,许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24-26.

[2]杨宇宁,杨小妃,王彩凤.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39(22):176-177.

[3]吴群.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34-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