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张季玉

张季玉(江苏省江阴市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它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脏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致残的的主要原因,而我国民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2002年,我国抽样调查收集了有关城乡人群高血压的“三率”,分别为26.3%、24.7、6.1%[1]。因此,社区护士做好高血压的健康宣教,对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意义深远。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62-01

1普及健康教育

1.1一般人群的教育讲解高血压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本病发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与高钠饮食、超重、过度饮酒、高蛋白质、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吸烟、精神过度紧张等有关。鼓励高危人群主动测量血压,并告知血压水平的分类。

1.2指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1.2.1合理膳食告知居民饮食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食物。告知居民过多用盐的危害,减少食盐至5~6g。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减少到5g以下,以1.5~3.0g为宜。减少烹调用盐,最好用定量化的盐勺加盐。减少高盐调味品的使用,不喝剩余菜汤,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建议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含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类。限制脂肪热量低于总热量的30%,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d。多食鲜奶,豆类制品及蔬菜,水果。戒烟酒。

1.2.2增加体育锻炼指导居民可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及爱好决定适宜的运动项目,如快步行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以运动后不出现不适为宜。适当的体育活动可考虑“1、3、5、7方案”,即每日至少活动1次,每次至少活动30分钟,每周至少活动5天,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70-年龄(岁)”。

1.2.3控制体重对于肥胖者控制膳食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重并保持正常体重。

1.2.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指导居民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多参加社交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内心困惑,减轻心理压力。

2高血压患者的教育

高血压需要终生治疗,无论血压偏高的个体还是已确诊的患者,都应坚持合理膳食、限盐,增加体育锻炼、限酒、肥胖者减重、保持心理平衡,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药物的使用量,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鼓励家庭自测血压,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勿擅自停药。如擅自停药,易出现停药综合征。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说明书中的副作用,打消患者长期服药的顾虑。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2],因此,对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戒烟酒,保持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有着重要作用。在社区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居民自觉改变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控制发病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杜学平,王永利,实用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8-109.

[2]胥利,李英,李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J].现代护理,2006,12(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