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先生制”教学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我的“小先生制”教学法

赵志冉

■赵志冉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一、目前的教育现状

自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历经了蓬勃的发展,为中国的崛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经历过辉煌之后,我们的教育在有些方面已经像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对于我们的教育如何发展,最近这些年,教育界一直在进行反思,一直在进行改革。全国各地也一直不断地涌现出各种教育改革思潮,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再到浙江金华一中的“学案教学法”,在当今的教育界,可谓是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局面,说明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确已经阻碍了当今教育发展。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权威性和敬业性,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多样性。事实告诉我们,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也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地学。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足以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很难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潮中,虽然派别众多,但其出发点无一不是从学生出发,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都在尽力去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都在想方设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二、我的英语课堂教育模式的萌芽

以前做学生的时候,我们往往被教师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对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如古语所讲: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如今,这种局面正在慢慢改变。当今已经是互联网信息社会,很多知识已经不再依靠教师传播,教师知道的,学生会知道,有些教师不知道的,学生也会知道,教师越来越从知识的神坛上走到了凡间。

记得一次上英语课,我讲解一个知识点,等我讲解完后,我感觉下面有人窃窃私语,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让相关同学站起来说明情况,原来他发现我没有讲全面,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我让他对这些特殊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结果他讲的头头是道。因为是第一次学习这个知识点,所以我没有展开讲解,对于那些特殊情况也没有提到,没想到他们已经都知道了。课下细细询问,发现他们很多都在外面上补习班,很多东西已经学了一遍。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上课的时候下面波澜不惊,原来他们都已经学过一遍了,可怜的我还在讲台上一个人讲的如痴如醉。既然他们都懂了,我就要考考他们掌握的到底如何。于是,以后我负责串联课堂活动,每次遇到新知识的讲解,先问问有没有人知道,如果有人知道我就让该同学代替我来进行讲解,然后我再进行补充和评价。对于讲解的很优秀的同学,大家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会给该小组给予加分的奖励。

自从我让同学们自己讲解知识点以后,我发现大家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时候还会发生强烈的争执。当然他们的讲解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讲解的很透彻,而有的同学讲解的有点生搬硬套。这样我就会再找别的同学进行补充,当没有同学能讲清楚的时候,我再进行归纳总结。

我发现这样的课堂模式,让同学们真正地参与进来了,他们把课堂从我手里“夺”了过去,让课堂变成了他们自我展示的舞台。而我也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中解放了出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他们的讲解进行评价和总结,对于正确的讲解予以肯定,对于错误的讲解予以纠正,把握好整个课堂的大方向。我强烈地感觉到,教师的主要工作不是如何去讲授,而是如何去引导。

正是由于一次小小的课堂“意外”,让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萌芽了。

三、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才叫有效的教学。从教学的目标取向角度出发,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课堂模式改革的探索必须立足于有效教学这个核心。一套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简单模仿就能得来的。它需要根植于自己课堂教学的沃土中,和学生一起探索学习,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才能形成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1.由开始把个别问题交给小组解决,到后来把整个课堂交给小组整合

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不敢完全放开课堂,死死地握着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放。我一直担心他们会把课堂搞乱,担心他们组织的会没有我组织的好。后来,有一个小组苦苦哀求我说:“老师,你能不能让我们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感觉?这节课你就完全让我们上吧,你要相信我们。”虽然我最终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虽然我把他们的课前备课反复盘问,但我最终还是出现在了他们的课堂里。但我只是做了一名观众,我没有干预他们的课堂教学。最终,他们在全班同学的欢呼中完成了自己的一节英语课。我也起身为他们鼓掌。我发现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你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就能换你一个惊喜。

由于这个小组的榜样示范作用,其他小组纷纷效仿。最终,我把一单元划分为若干模块,让每个小组负责一节课。自此,同学们向我“夺权”成功,我完全走到了班级英语教学的幕后。

2.由开始的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过渡

开始的时候,很多小组的课堂模式还很原始。后来有一个小组上课的时候使用了多媒体,他们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用课件呈现出了自己小组的整个教学思路,结果受到全班同学的“赞”。于是我们对每个小组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每节课必须制作多媒体课件,有课件的小组可获得额外加分,没有的要扣分。他们开设了多媒体课,也学习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但很少运用到实践中。英语课的新要求,正好让一些电脑高手有了用武之地。他们从网上下载资源,然后再自己修改完善,每一个小组都呈现出了具有自己小组特色的精美课件,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无限潜能。

3.由开始的杂乱无章到后来的层次分明

最初上课的过程中,他们的课堂效果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特色。能力强的小组可以把课堂整合的井井有条,能力弱的小组则有点捉襟见肘。英语课每节课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也有很多共同性。根据英语课的特点,再吸收一些优秀小组的亮点,我对他们的课堂模式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定型。

第一步,每节课开始的时候要先检查全体同学的预习情况。课堂上其实已经不再是学习新东西,更多地是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呈现自己课前自学的成果。负责组织课堂的小组肯定是预习最充分的。但别的小组的同学可能会有偷懒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全体同学课前都会认真预习新课内容,负责课堂组织的小组首先要安排各组相互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检查内容有两项,一个是课本中有没有标注记录重点难点,一个是预习的教辅书上的内容是否完成。对于没有完成的同学,要扣他所在小组的课堂表现得分。

第二步,学习新单词。英语课属于语言课,基本上每节课都会有生词,只有学习好了生词,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其他方面的内容。因此,这个环节也尤其重要。单词的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授课小组先来教单词,大家认真跟读。然后,由其他小组成员到前面领读,一般找三个同学领读。第二个环节,大家读熟练以后开始当堂过关。这个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记忆单词的速度,一般是要求全体同学起立记忆新单词,已经掌握好的同学坐下,等全体同学都坐下了,说明大家已经全部完成了记忆这个环节。然后进行第三个环节,检查记忆效果。由走道两侧的两个不同的小组互换检查。对于没有掌握好的同学,要扣除他所在小组的分数。这个环节中,学习能力薄弱的同学开始会很吃力,但后来他们就会在预习的时候很下功夫,提前记忆好单词,再让本组同学提前检查。以至于后来,很少有人在这个环节会被扣分。

第三步,听说读环节。这是一个核心的环节,它涵盖了一节课内容的输入和输出。由于课型的差异性,在每节课的安排上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还是分为三个环节,即课堂教学小组的教学环节,全班同学的练习环节,最后是检查环节或者是表演输出环节。组织课堂的小组会根据各组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给每个小组打分。

第四步,知识点讲解环节。英语课堂上会设及到一些知识点的讲解,这些知识点也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在当今应试教育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前提下,这个环节学生有没有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考试的分数。我对各组的要求是这个环节不要全部包揽,要突出重点难点。否则就和普通教师们上课一样,成了“满堂灌”。把大量的机会留个别的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和质疑。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要求要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当堂训练。

实现了每节课的教学步骤的固定化后,每个小组就可以知道了每节课要准备什么内容,怎么在四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了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的有的放矢。

4.由开始的汉语教学向英文教学过渡

在开始的教学中,同学们基本上是用汉语组织教学,因为很多的课堂用语他们自己不会说。因此,我和全班同学们一起探讨,慢慢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然后让他们反复练习,在课堂中尝试使用。

随着他们自信的慢慢增加,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用简单的课堂用语去组织教学,有的同学甚至可以用英语来对同学的质疑作出解释。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不太规范,还会犯一些错误,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有迈出了第一步,以后才会向更高的层次过渡。我希望以后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语言应用到英语课堂上来,英语课既是他们的学习课,也是他们的实践课。

四、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从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也曾自我怀疑过,也曾动摇过。我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教育的异类呢?而今,徐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在全市开展“学讲计划”专项文件,我发现我的教学模式和该“学讲计划”的要求不谋而合。这样才给了我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模式下,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由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并且这种建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多年来我之所以能够坚持自己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因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有很多的优势。

1.从备课上来看,备课不再是教师的繁重任务。课前的准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需要备好本节课的知识点,对课堂讲解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予以适当的指导即可。而不需要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去准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这样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课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困生的辅导和教学科研上来。

2.从学生学习的态度上看,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而学生却一直不乐于接受,而如今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了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去探索,然后把自己探索的成果展示出来,而且能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并把这些成就感积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去学习,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作业的检查上看,无论是单词的默写还是作业的检查,到单元的测验考试,都可以发挥小组之间的竞争效应,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检查和批改。比如每天的单词默写完成后,各组交换批改,然后组长把批改好的作业上交,由课代表把不合格的同学的本子留下来。默写满分的同学小组获得加分,不合格的同学小组要被扣分。作为英语教师,我只需要把没有掌握好单词的这几个同学监督好,让他们重新记忆,直到过关。当你把全班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作业不需要教师亲力亲为,学生之间同样能检查的很认真很负责。所以学会做一名“懒惰”的教师,这样你的学生才能“勤快”起来。

结束语

课改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学生是在变化的,信息是在变化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在变化的。虽然目前的课堂模式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很多环节和步骤还有待完善,但我依然感受到了新的课堂模式带给我和学生如浴春风般的感觉。为此写下自己的一点感想和看法,还望大方之家予以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