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陈翠珍

广东省珠海市红旗镇三板小学519090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渠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实际教学选择活动内容,精心组织活动过程,注重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思维水平,展示个性风采,真正领会数学的作用,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发展数学思维。

一、注重实践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开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有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的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参与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要注重激发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发现问题:一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提出问题。如六年级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现实提出了:六年级学生学习用品使用情况统计,每户家庭每天浪费水的数量,学生零用钱的使用等等。二是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或介绍的活动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发现问题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先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时再提出问题。学生的研究就是这样逐步展开,逐步深入的。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充满数学的活力。

二、精选活动方式,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对应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要怎样做、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有因分工不到位或材料不足没事干的学生。例如,可以利用学生春游、外出游学、节日庆祝等学生最喜欢活动,将数学内容融入活动中,既使学生人人都参与操作、学习,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体现了主体的培养。

三、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导向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活动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数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思维在构建,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如一年级学生进行“20以内的数”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可组织学生排队报数,然后让学生用数来说一句话。生1:我们这一组有14个人,黄亮那一组也有14个人,我们两组人数同样多。生2:我前面有7个人,后面有5个人,我们这一组一共有13个人。生3:我们这一组有7个女的,9个男的,一共有16个人,男生比女生多2个人……由于来自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且说得精彩,整合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由生活开始,使学生连没有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都说出来了,充分展示了生活数学的魅力。

四、实施探索研究,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实践活动中操作实验、自主探索是必要的活动方式,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探索、推理、利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操作手脑合一,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档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活动操作上。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以往通常会把这一探索性活动变成“请大家来数一数书本上的格子图,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拼成……”,虽然学生在活动,也在操作,但这种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的机械操作,看似热闹,却无思维的参与,主要是模仿。这次,教师在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看谁能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提出在平行四边形上画格子图,然后数格子算面积;有的学生提出先画好格子图,然后把平行四边形按在上面描轮廓算面积;还有的学生说,用剪刀剪开然后拼成长方形……这样既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智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培养了创新思维,提升了思维档次。

五、采取动态评价,绽放学生的个性风采

由于活动涉及的面比较广,将受到来自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这些评价大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促进活动的积极开展,师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反思、改进。在活动中应重点抓好老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加强学生对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的感受,增强学生搞好活动的自信心。所以,在活动中老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其次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学思考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活动中老师要及时记录下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建立活动情况记录袋,既评价学生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更注重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促进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作为活动的主体,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的成绩,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对自己的探索活动进行反思等,这样能不断提高个人和小组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