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300例CT诊断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脑囊虫病300例CT诊断体会

罗承龙周劲源郭跃超毕燕

罗承龙周劲源郭跃超毕燕(临沧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677000)

【摘要】目的为脑囊虫病的正确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囊虫病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CT检查结果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208例、脑室型28例、脑膜型10例和混合型54例。结论脑囊虫病表现多种多样,CT是诊断脑囊虫病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

【关键词】脑囊虫病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298-02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12月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囊虫病300例,男186例,女114例;年龄4~65岁,其中成年人168例;病程1个月~20年。临床表现为癫痫176例(58.6%),头痛、头晕279例(93%),精神症状80例(26.6%),轻瘫28例(9.33%),皮肌囊虫结节82例(28%)等。全部进行血清囊虫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284例(94.6%);144例进行脑脊液囊虫抗体检测,IHA和ELISA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212例(70.6%)。检查方法:使用美国GE双排螺旋CT及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以听耻线为基线向头顶方向连续扫描,层厚1-5.00mm、180MAS、120KV。使用碘海醇,计量100ml。增强三期扫描。

结果

通常按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时期将CT表现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混合型。脑实质型87例,其中脑实质型按病期又分为急性期(脑炎型、囊泡型、多发环形或结节强化型)和慢性钙化型。①脑炎型10例:显示脑白质弥漫水肿、低密度,灰白质分界模糊,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脑室系统及脑沟、裂、池变窄。CT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②囊泡型36例:CT平扫显示单或多发直径为2~9mm囊样低密度,密度接近或略高于脑脊液,有的小囊中央有2~3mm高密度头节。CT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可见囊壁有较淡强化效应,病灶周水肿不明显③多发环形或结节强化型44例:CT平扫为多发结节样低密度,灶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显示多发结节或环形强化,二者可单独出现或并存。④慢性钙化型84例:显示单发或多发,1~2mm圆点样钙化头节。有的囊壁部分或全部钙化,直径可达5~15mm。灶周无水肿。增强扫描无强化效应。脑室型28例:11例脑囊虫位于四脑室,10例位于侧脑室,7例三、四脑室同时存在,显示扩大脑室内卵圆形囊性低密度区,CT值近似脑脊液,囊内可见小圆点样高密度灶,为脑囊虫头节。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效应。脑膜型10例:均为脑积水表现。增强扫描后见不同程度脑膜强化。混合型54例:多为2型或3型同时存在或急、慢性期的混合表现。

讨论

诊断:小囊状低密度影中有点状高密度影为公认脑囊虫病的特征性CT表现,诊断可靠,多发点状高密度钙化影为慢性期脑囊虫病的典型CT表现。

鉴别诊断:①急性脑炎型本型应与病毒性脑炎和脱髓鞘病相鉴别。增强扫描均无病变强化,但急性脑炎型脑实质密度相对平扫时高,有的可将低密度小囊衬托出来,同时急性脑炎型与后二者临床表现和随诊CT表现各异。②脑室型CT常规扫描不易确诊,但脑室造影可提供诊断依据,若囊壁出现点状高密度头节影或点状钙化可提示诊断。本组病例室壁(实为囊壁)处见点状高密度影(术后证实为头节)。③脑膜型较少见,本组10例,CT无特异性,与其他病因所致的脑积水无法区别,但血、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④多发环形或结节强化型应与转移瘤和多发结核瘤相区别,转移瘤有原发病史,灶周水肿明显,环形或结节状的强化灶大小不一,壁厚薄不一。

由于囊虫侵入颅内的数目、部位不同,以及囊虫的发育过程和死亡不一,故其脑CT表现复杂多样。对CT表现不典型者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补体结合试验。CT平扫加增强能提高对脑囊虫病的检出和诊断的准确率,另外CT检查具有定性、定位和定量的价值,对治疗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

[2]吴恩惠,主编.头颅CT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43.

[3]韦建明、俞同福脑囊虫病的CT诊断体会《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年第5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