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的作用及创设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问题情境的作用及创设策略

何应蛟

贵州省仁怀市第二中学何应蛟

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问题的先行组织者,学习者可通过情境使新旧知识产生,使所学知识保持迁移,是引导性的材料,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提供背景,情境素材能帮助学习者提供支架,通过问题体验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体验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一、问题情境的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儿童进入中学后,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到主要地位,他们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够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能提出独特、发散、新颖的观点,思维的发展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和前提,没有问题的思维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成为求知向导,而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能成为一种内动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与探索欲望,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

3、创设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它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们和学习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拥有极大的潜力来帮助人们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力。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之美,体验数学的乐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同时,数学在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在学生熟悉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概念就从实物事件及其关系中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发展了知识框架,这种知识框架在将来仍能显现,到那时、法则、定理可能忘记、但情境结构却作为重建构的基础被牢牢印在记忆中。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使学生具有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巧用实际生活中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自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如创设问题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需要购买全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解决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从而引入线段大小的比较的学习。这里,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生活,又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浓浓的数学味。当学生感到他所学到的东西就在他的身边,而且能够运用时,其兴奋与喜悦是无可比拟的。

2、巧用实验性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参加活动的同时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通过活动得来的知识会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大脑。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自己去探究、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这样学生不但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合作学习和自主研究的习惯。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折纸的方法来分析,学生可以观察到,对折一次可裁2张,对折两次可裁4张,依此类推,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出对折10次、20次、30次可得几张纸。通过这一方法,让学生对2的乘方有了最清晰的认识。以此作为铺垫,推导整个有理数的乘方。

3、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自由自在地欣赏图片、动画时,在情境中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自主学习被激发出来。如讲平移与旋转一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给学生一直观的形象。并运用动画演示旋转的角使学生观察、讨论、探索归纳出旋转的性质。由于旋转性质的得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教学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一组多媒体画面。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移旋转及它们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