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郭丽娟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62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影像学在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推进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磁共振;CT检查;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应用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医学诊断、病情评估以及临床治疗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在此种情况下,对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推进临床医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核磁共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实际应用

核磁共振是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对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进行共振吸收的一个物理过程,其中原子核的磁矩不为零。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一种现代化的影响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过程中,安装心脏起搏器、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以及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等不易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在不能讲监护仪器以及抢救器材等带入到核磁共振检查室内。

就临床医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准确有效的发现增强CT所看不见的胆结石,并且能够及时探查积液内的非液体成分,尤其是患者胰腺及胰腺外组织残渣以及已经出现坏死的脂肪组织,在通过CT对其进行检查时,其主要表现为均质或不均质的液体积聚,难以准确进行分辨。而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有效的缓解此类问题,清晰的展现出这些非液体成分,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病情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此同时,核磁共振成像对于碘造影剂国民者以及怀孕者等CT检查禁忌人员来对尤为重要。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也逐渐得以发展完善。核磁共振成像于CT相比,在软组织分辨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有相关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下腹壁水肿情况与胰腺炎的实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关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某医院48小时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100例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腹壁水肿情况,轻度、中度和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壁水肿的发生率分别在30%、665%和100%。统计数据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水肿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能够作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重要指标,促进急性胰腺炎诊治的顺利开展。也有学者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成像所见肾周间隙的累及与急性胰腺炎的实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CT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中的实际应用

所谓CT,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精准可靠地X束线、Y射线以及超声波等,与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协调配合,围绕人体某一部位进行连续的断层扫描,从而对人体内的多种疾病进行检测。就CT在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扫描时间较快,并且扫描图像比较清晰,能够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当前我国成人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CT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研究表明,CT评分在儿童患者严重并发症风险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临床评分系统相比更具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CT评分在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也受到了医学领域相关人士的一致认可。增强CT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严重程度的估测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当天增强CT检查,早期显示胰腺实质低强化的患者在发生器官衰竭、感染并发症等风险加大,甚至出现死亡情况。由此可知,增强CT发现胰腺实质低强化是临床医学中早期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医护人员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把握,从而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CT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CT检查对于分辨非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也有重要价值。在回顾性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非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多排增强CT影像,研究纳入36例胰腺炎患者,在增强前期,由于二者的血流情况不同,非坏死性急性胰腺炎胰腺密度低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而在胰腺期则高于后者。胰腺周围的条索状影提示腹膜后水肿,是急性非坏死性胰腺炎的特有征象,而延迟期的胰腺边缘强化是弥漫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特点。

CT不仅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广泛应用,在治疗中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回顾性研究了CT引导下穿刺在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有48名感染坏死胰腺炎患者接受CT引导下穿刺。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生物学、影像学、引流和导管使用的特点和并发症。临床有效的指标被定义为感染控制而无须手术。最终31名患者达到临床有效,且临床疗效与评分和开始引流的时间显著相关。提示CT引导下经皮导管引流是治疗急性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技术,肯定了CT在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和安全性。然而,CT引导下穿刺也可出现致命的并发症,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须引起重视。

3结束语

就宏观层面来看,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病情程度判定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着可靠的技术支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急性胰腺炎相关的临床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红梅.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7)

[2]刘俊功.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

[3]朱美凤.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4]肖建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2(10)

[5]张法红,郭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引发急性胰腺炎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