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96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及合理性用药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我院196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及合理性用药建议

梁志斌

梁志斌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全年收到的1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相关药品77种(含不同剂型),其中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主要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用药建议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381-02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药物是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本文拟对2012年我院收集上报的国家不良反应中心的196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全年上报的ADR有效报告196例,按患者的年龄及引起ADR的药物、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症状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生ADR的年龄与性别的分布

196份病例中,男性84例,占42.9%;女性112例,占57.1%发生ADR的年龄分布见表1

3.分析与讨论

由表1可知,发生ADR最多的人群组为>60岁,所占比例24.0%;其次为<10岁,所占比例为17.9%。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步衰退以及未成年人生理发育各方面不成熟,使得药动学和药效学与一般成年人有着较大区别所致。[1]因此老年人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护,尽量遵循剂量个体化原则,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由表2可知,我院ADR报告中评价为“很可能”的报告占85.2%,肯定的报告占5.6%,这与评价为肯定的报告必须是“再次用药不良反应再次出现”有关,不建议出现ADR后再选用该药品。

由表4可知,静脉给药ADR发生率最高,所占比例为87.3%。可见静脉给药相对其它给药方法ADR发生率更高。因为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输液的PH值、微粒、渗透压、内毒素等多种因数均可能诱发ADR,所以建议临床在选择给药方案时尽量避免选择静脉给药。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给药。[2]

由表6可知,皮肤及其附件的ADR发生率最高,达45.2%,其次分别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全身性反应。建议临床用药前认真询问过敏史,切勿滥用药物。若用药过程中出ADR应及时停药,切勿为确定ADR而再次试探用药。

由表3可知,在196例ADR病例报告中涉及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其中有2例为严重的ADR,分别为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二者引起的ADR均为过敏性休克,虽然二者均抢救成功,但应引起重视。且由表5中可见,发生ADR的药物排行前10位的有8种为抗菌药物,其余2种为中药注射剂,这与抗菌药物广泛使用有密切关系。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无明显指征用药、过度用药、用药疗程长等问题,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这不仅是导致ADR发生率增加,还会造成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快速上升。因此建议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杜绝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的用法,严格按说明书使用,能单联使用不联合使用,不随意增加疗程。在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时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并且应使用原液作为皮试液[3]。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较多与其成份复杂,药材原料质量不稳定,有效成份不明确,提取工艺不够成熟等有关,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严格根据适应症、剂量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如需联合使用时应了解其成份,是否有相同,以免引起药物过量。

综上所述,认真执行ADR报告制度不仅是保障药品安全、有效的使用,更能进一步了解ADR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应重视特殊人群用药,了解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等几个方面,从而减少药品ADR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江亮,肖律.我院4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12,23(2):156.

[2]范明霞,段露清.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中国药房,2008,19(2):131.

[3]刘晓琳,黄萍,蒋春玲.2003年全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安徽医药,2004,9(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