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120例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秦冰霞

运城市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目的:探究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根据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化疗行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置管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PICC置管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脱管、堵管、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21.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PICC;并发症;护理效果

PICC置管是指经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穿刺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的优点,且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活动等方面不受影响[1]。对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具有很好的作用,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管损伤、静脉炎等。但是中心静脉置管也存在穿刺点感染、输液时疼痛、血栓形成、机械性静脉炎、堵管、置管困难等并发症[2]。下面对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行化疗PICC置管化疗的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置管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28例,年龄18-84岁,平均(46.7±6.4)岁,包括肺癌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12例,肝癌患者9例,淋巴瘤患者7例,直肠癌患者4例,置管经肘正中静脉者13例,选择贵要静脉者32例,选择头静脉者1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31例,年龄18-82岁,平均(46.1±5.2)岁,包括肺癌患者23例,乳腺癌患者11例,肝癌患者12例,淋巴瘤患者4例,直肠癌患者3例,卵巢癌患者7例,置管经肘正中静脉者17例,选择贵要静脉者33例,选择头静脉者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身高、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置管方法选择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管,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将穿刺侧手臂外展,测量穿刺点到对侧胸锁关节的长度,教会患者侧头的方法;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行静脉穿刺见血后再平进针3mm,退出针芯后送入导管,送至预先测量好的长度后用导管护翼夹住,3M透明贴贴好后止血带加压止血,然后行X线检查;确定PICC管位置和长度后进行裁管,固定好。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PICC管静脉炎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3.1加强无菌观念PICC置管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穿刺和护理,穿刺后24小时内换药1次,之后每星期换药1次,在出血穿刺点出血及贴膜潮湿、脱落等情况时及时换药;换药时碘伏在穿刺点处形成一层薄痂,有防止细菌沿导管进入的血液的保护作用;换药过程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有红肿热痛、渗液、硬结等,询问患者是否有按压疼痛感。

1.3.2静脉炎预防护理患者置管前选择合适的导管;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外周静脉选择顺序为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降低因穿刺不成功导致的静脉炎;无菌手套操作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减少滑石粉颗粒对血管的污染;用肝素盐水浸泡PICC管腔,通过润滑和抗凝以减少PICC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置管送管过程中要轻柔,避免将血管穿透导致皮下出血,发生静脉炎;置管成功后应用3M透明贴,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置管24小时内更换一次贴膜,若有出血和潮湿、贴膜脱落等立即更换贴膜;在置管前3天内禁止剧烈活动,防止肌肉挤压血管壁导致血管壁与导管摩擦发生静脉炎;早期出现静脉炎时可用50%硫酸镁或热湿毛巾敷在血管上方,或涂抹喜辽妥软膏。

1.3.3堵管护理堵管后首先检查导管的外部是否有打折、扭曲等,试图让患者变换体位观察,解除曲折的原因;在输注甘露醇、脂肪乳、血液制品时,大分子的高粘稠液体附着着管腔上导致的堵管,护理人员要注意在输注完特殊液体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掌握脉冲式冲管方法,利用管腔中产生的漩涡冲净管壁;冲管时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防止因注射器导致管腔压力过大,损伤导管;每天输液结束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

1.3.4脱管预防护理做好患者宣教工作,使其认识到导管的相关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禁止置管侧肢体负重或过度活动;护理人员在换药时做好插入长度的记录,导管脱出后禁止在移入体内,防止发生管道感染;将导管全部置于贴膜下,并采用S形固定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脱管、堵管、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21.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情况对比(n,%)

3讨论

静脉炎是PICC置管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主要由机械因素、化学因素和细菌因素等原因导致。其中以机械因素最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置管穿刺后的2-3天,以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方向出现的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3]。穿刺时送管困难、反复送管,或导管过粗、穿刺人员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患者对导管材料的反应或血管内膜不能耐受导管的刺激[4]。

PICC管道出现堵管的概率最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渐增加,导致出现堵管的原因有:在输液前后未按要求冲管;不输液时未按时冲管;正压接头脱落;患者体位不正确导致导管的扭曲,打折;在输注脂肪乳、甘露醇等特殊药物时,突然中止导致血液回流后在管腔内凝聚成血栓[5];患者高凝血状态;护理人员在管腔内静脉采血后未及时冲管导致堵管。

综上所述,应用PICC插管是为肿瘤化疗病人提供的一条无痛性治疗方式,穿刺成功后的护理更为重要,置管后的静脉炎、感染、脱管、堵管等现象常有发生,所以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导管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强对导管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发生是积极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美清,史甲芬,邹翠莲等.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20-22.

[2]田爱萍.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0-1231.

[3]章春芝,王桂英,薛志芳等.个性化质量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55-456.

[4]邓莹,钟筱兰.PICC置管的风险分析与护理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961-963.

[5]李青,陈影,樊雪茹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2,23(1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