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 2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李淑文

李淑文(黑龙江省巴彦县中医院1518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329-02

【关键词】胸部损伤病人护理

胸部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损伤是胸壁软组织或壁胸膜完整性尚好,胸膜腔不与外界相通。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或钝器打击胸部所引起。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者可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导致气胸、血胸。有时还可致心脏挫伤、裂伤、心包腔内出血等其他复杂情况。开放性损伤是伤口穿透了全层胸壁,包括壁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多因利器或火器弹片等穿通胸壁所造成,可导致开放性气胸或血胸,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一)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部位常见于第4~7对肋骨。护理评估时注意了解其致病因素和临床主要问题。①致病因素:暴力或钝器直接施压于胸部,可使该处肋骨向内弯曲而折断,骨折断端易刺破壁胸膜和肺组织,发生气胸或血胸;胸部前后受挤压的间接暴力,常使肋骨中段(腋中线或其前后处)向外弯曲而折断;②躯体状况:受伤局部疼痛,病人不敢深呼吸、咳嗽;局部压痛,或作胸廓挤压试验时有明显疼痛反应。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具体情况。如果发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局部胸壁可因失去骨性支撑而软化、浮动,此时由于胸壁内外气压差的变化使病人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呼气时软化区胸壁向外膨出。如果软化区范围较大,导致呼吸时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使纵隔左右摆动。反常呼吸和纵隔摆动造成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影响静脉回流,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

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治疗的重点是止痛、宽胶布胸壁固定和防治并发症。用胶布固定胸壁,可减轻因骨折断端摩擦所引起的剧痛,也有利于骨折愈合;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若引起的胸壁软化范围较小,除止痛外仅需压迫包扎;大范围的胸壁软化,应尽早用压迫固定法或牵引固定法,以控制反常呼吸运动。对年老体衰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痰或呼吸功能不全者,应气管切开,以利供氧、吸痰和施行机械辅助呼吸。开放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争取尽早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二)损伤性气胸

胸部损伤导致的气胸多由于肺组织及支气管破裂、或胸壁伤口穿、破胸膜后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分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3类。

1.闭合性气胸是伤后伤口闭合,空气不再进出胸膜腔,胸内压接近或稍超过大气压。

2.开放性气胸是受伤后胸壁创口缺损,使外界与胸膜腔直接相通,空气随呼吸运动而自由出入胸膜腔。胸内压接近大气压。

3.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是由于与胸膜腔相通的裂口呈单向活瓣作用,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出胸膜腔,胸内压急剧上升。

(三)损伤性血胸

胸部损伤时因肺组织裂伤、肋间血管或胸廓内血管断裂、甚至心脏或大血管破裂等引起胸膜腔积血,称为损伤性血胸。血胸与气胸往往并存,称血气胸。心、肺和膈的运动有去纤维蛋白的作用,故胸膜腔内的积血一般不易凝固。若短时间内大量积血,去纤维蛋白不完全,则可凝固成血块(凝固性血胸)。血块机化后,形成纤维组织束缚肺和胸廓,使呼吸功能受限(机化性血胸)。躯体状况与血胸形成的速度和程度有关,如小量血胸(成人积血量500ml以下)可无明显症状;中等量血胸(500~1000ml)和大量血胸(1000ml以上),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口渴、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同时因积血致肺萎陷有呼吸困难表现。合并气胸时上胸部叩诊呈鼓音,下胸部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可见伤侧胸膜腔有大片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血气胸并存者可见液性平面。胸腔穿刺可抽出血液。

非进行性的小量血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殊处理;积血量较大时,尽早行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排除胸内积血,促使肺复张,以改善呼吸功能。呈活动性出血的进行性血胸,应输液、输血,防治休克,及时剖胸探查、止血。凝固性血胸或机化性血胸,应在伤情稳定后,及早剖胸清除血块,或进行纤维组织剥除术。血胸治疗同时要注意防治感染,血胸并发感染后按急性脓胸治疗。

施行胸部外科一般护理,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急救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医生配合,在现场暂无医生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①胸外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首先要给予鼻导管吸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须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补充血容量;②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用宽胶布固定胸壁,以减轻疼痛,用数条长为病人胸围2/3、宽为7~8cm的胶布,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清洁胸壁皮肤,剃去胸毛和腋毛,粘贴胶布的皮肤上涂苯甲酸酊,在病人深呼气末,从后向前、自下而上、上下重叠2~3cm,粘贴胶布,固定2~3周;③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现场急救时先用厚敷料覆盖胸壁软化区,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以制止局部的反常呼吸运动;④开放性气胸,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加厚敷料于呼气末封闭伤口,牢固包扎,应用止痛剂,并尽快转运;⑤张力性气胸现场急救时,可用1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能立即排气减压;在运送过程中,将1橡胶指套缚扎于针头的针栓部,指套顶端剪1cm的小口,以阻止气体进入,便于气体排出。

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征,注意神志、瞳孔、胸部和腹部体征以及肢体活动等情况,警惕复合伤和合并感染的情况。急诊病人经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处理后,若病情无明显好转,出现下列征象,应考虑胸膜腔内有活动性出血,需迅速做好剖胸止血术前的准备:①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②血压虽有短暂回升,又迅速下降;③血红蛋白、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④胸腔穿刺抽出血液很快凝固或因血凝固抽不出血液;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⑤胸腔闭式引流抽出血量≥200ml/h,并持续2~3小时以上。

3.气道内血液、分泌物或吸入物瘀积,可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窒息。鼓励和协助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痰稠不易排出时,可用祛痰药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病人血压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以增加心输出量,促进肺复张。

5.按常规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6.病人由于意外创伤的打击和对治疗效果担心、对手术恐惧而出现心理问题,护士应加强与病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解释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的原因、持续时间及预后情况,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帮助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7.向病人说明吸氧、胸腔穿刺、持续胸腔闭式引流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解释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的意义;指导病人做腹式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并说明其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金凤.516例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要点.中国乡村医药,2001年4期.

[2]袁凌芳.84例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