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刘尚兵

刘尚兵(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妇幼保健院4302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5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54.54%),其次胎盘因素(27.27%);第三是软产道损伤(18.18%)。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产褥感染、心理因素等。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降低产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分娩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217-02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对2011年—2012年55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将2011年—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1865例产妇作为资料来源,发生产后出血的人数为5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9%,与全国产后出血发生率1.6%-6.4%相符[2]。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20例;剖宫产30例,阴道分娩25例。

1.2方法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5ml者为产后出血[3]。出血量的测量方法:①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放置聚血盘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至产后2h取出,用量杯测量聚血盘中的血量,用面积法计算聚血盘中的血量;以称重法计算污染纱布及污染产单上的血量。上述出血的总和为产后24h的出血量。②剖宫产分娩:子宫壁切开后,先吸尽羊水,倒掉后用负压瓶集血,余出血量测量方法同阴道分娩。

2结果

2.1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30例(54.54%),其中产程延长8例(14.54%),巨大儿7例(12.72%),妊娠合并感染1例(1.81%),心理因素6例(10.90%),双胎3例(5.45%),羊水过多4例(7.27%),其他因素1例(1.81%)。胎盘因素15例(27.27%)。软产道损伤10例(18.18%)。

2.2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产程延长、胎盘因素有关,其中以产程延长导致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最常见,子宫收缩乏力不能有效地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导致产后出血;其次是胎盘因素;第三是软产道损伤。

3结论

3.1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严重产后出血为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4]。做好围产期保健,及时筛查高危因素,重点管理高危孕妇,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如多胎多产、羊水过多、双胎、心理因素等,及时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好孕期健康教育,避孕指导,减少人流次数。做好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提倡早接触、早吸吮。

3.2提高产科质量培训产科医务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产科技术,正确处理产程,认真绘制产程图,在观察产程过程中,重点把握影响宫缩乏力的高危因素,如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感染、羊水过多及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因素,及时有效处理产程异常引起的产后出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手术技术,正确选择子宫切口,认真缝合,避免反复缝扎。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如无剖宫产指征,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倡阴道分娩。

3.3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以及产程明显延长的待抬头娩出,立即肌注催产素10u,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ug[5]。严密观察第三产程,胎盘未娩出者,及时行人工玻璃胎盘术。认真检查软产道,仔细缝合伤口,不留死腔。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做好对症处理。

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感染,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雪梅.产后出血原因及高位因素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919

[2]曹泽毅等主编.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

[3]乐杰等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

[4]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5141

[5]华嘉增主编.妇女保健新编,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9.